第二十五章 他急了!他急了!

光绪看向了溥仪,又看向了道光,选了国运不济的选项。

这道题,让在场的皇帝正视了王朝更替的事实。

同时也让他们不得不去面对国家发展的问题。

“好了,这道题的答题时间准备结束,我们马上进入下一题。”叶辰的声音响起。

秦始皇如释重负!

唐太宗如释重负!

赵匡胤如释重负!

朱元璋如释重负!

这几位开国皇帝,统一国家,就让他们去思考后续亡国的问题,这对于他们来说简直就是折磨!

“第十题、人终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如鸿毛,总结你们的皇帝生涯,你们死后将会给整个国家和民族留下什么?”

A、流传千古的伟大功业

B、流传千古的恶臭名声

C、似乎留下了什么,又好像什么也没留下

嗯?

就只有三个选项?

这三个选项一出,所有人都呆呆愣了好一会儿。

“朕结束了战乱,朕统一了六国!”

秦始皇站起身来,睥睨着斜靠在桌子上的刘邦道。

“朕御驾亲征,结束了战乱,统一天下!”

刘邦也站了起来,双手叉腰,直视着秦始皇道。

“朕结束了战乱,统一了天下!”刘秀。

“朕结束了战乱,统一了天下!”李世民。

“朕结束了战乱,统一了天下!”赵匡胤。

“朕结束了战乱,统一了天下!”朱元璋。

......

一群开国皇帝纷纷站起来。

而这时候,汉武帝刘彻拍案而起。

“朕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北击匈奴,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成吉思汗拍案而起。

“犯我强金者,虽远必诛!”

康熙、乾隆拍案而起。

“犯我强清者,虽远必诛!”

......

在中华历史上有过抵抗外敌经历,扩大中华版图的皇帝纷纷化身人类本质复读机。

其他的皇帝看到这阵势纷纷吓了一跳,而在场外的百姓看到这一幕,他们的血液逐渐变热,也跟着纷纷喊道:“犯我强邦者,虽远必诛!”

在这一瞬间,所有百姓的心中都出现了一个强大到无法撼动的大国形象,出现在他们面前。

未央宫中。

卫青、霍去病、桑弘羊、张汤等人,听到汉武帝的声音,纷纷也大喊道:“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考场中出现的画面也让叶辰的内心小小地震撼了一把。

这就是我华夏几千年来,所继承的精神吧。

众多皇帝的大喊壮威之后,也都纷纷坐下来答题,而其他的没有发生的皇帝也都根据实情来好好地判断自己究竟给后世留下了什么!

题目的选项看着仿佛是一个主观地评价自己,但是任何一个主观的评价都需要客观的事实来作为依据的。

所以他们都会去好好地梳理自己的皇帝生涯中,究竟有怎样的功过。

而且是对后世地功过,并不是当前。

秦始皇第一个站起来,说出了自己心目中认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功绩。但在看到刘邦以及后面的许多皇帝都站了起来,他膨胀的心又收缩了起来。

统一六国是一个功绩,但是真正流传给后世的是什么呢?

自己统一六国之后有那些东西,是可以真正影响后世的呢?

秦始皇坐下来之后,想到——长城。

这个可是一个抗击匈奴的城墙啊,有了这个匈奴想要入侵,那就将会非常困难了。

这个能算是伟大的功业吗?

秦始皇疑虑起来。

“喂,你觉得长城怎么样?是个伟大的功业吗?”秦始皇转头看向刘邦。

“那玩意让多少人去服役,又让多少家庭妻离子散啊!没用,长城就是个你为后世谩骂的一个主要原因。”刘邦舒服地依靠着手臂。

“啥?你说啥?”秦始皇大惊道。

“我说那东西没用!”刘邦强调。

“不可能。肯定有用!”秦始皇摆摆手道。

“你的那些制度倒是很有用!我基本都用了!”刘邦慵懒地道。

“郡县制吗?”秦始皇道。

“郡县制也不太行!那些吏法啥的,挺有用的,你就是徭役太重了。”如果这又一碟瓜子他肯定能嗑起来,就坐着,葛优瘫。

“哈,竟然是这个!有眼光!”

宋徽宗看着这个选项,很认真地梳理了一下自己的皇帝生涯。

创作诗词,写写书法,微服私访,逛逛青楼,为后宫添砖加瓦.....

还有什么?

大概就这些吧!

所以他留下了什么?

宋徽宗抓耳挠腮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9:http://www.31xiaoshuo.com/188/188113/70936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