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设好了自拍杆,林沁又指导大叔坐在三轮车一旁,正好有一个石墩,手里拿着笔记本。
然后,林沁调整了一下手机镜头。
“大叔,你是不是有点不习惯?”林沁注意到大叔有些紧张,笑着安慰:“没事的,你就像平时一样,当我是空气,不要在乎镜头。”
“哦。”
这是苏铭第一次面对镜头,难免有些紧张,不过很快他就调整了过来。
“大叔我数到三就开始,一。”
“二。”
“三。”
话落,开拍了。
同时,苏铭就像平时一样翻开了笔记本,朗诵:
“一代人”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一个十五秒的短视频眨眼就拍好了,“大叔可以了,效果挺好的,大叔你很上镜的。”林沁看了下拍摄效果称赞道。
镜头里的大叔多了一份出尘,不食人间烟火的感觉。
“这就好了?”苏铭好奇问。
“嗯,我们就拍一个15秒的短视频,大叔的演技自然,真情流露,咱们一条就ok了,给你看看效果。”林沁把刚拍好的视频给苏铭过目。
苏铭看了眼,微微点头。
“我电脑没带,等下我回家编辑一下,加上背景音乐,文字就可以上传了。”
“谢谢你了!”苏铭再次感谢。
“大叔是我要谢谢你,谢谢你给我这个机会,我有一种预感大叔你要火,到时候我也是沾你的光,要是大叔你火了,我做你经纪人好吗?”林沁开玩笑道。
苏铭笑了,刚要说话这时废品店老板回来了,在喊:“苏教授,让你久等了。”
“大叔那你先忙,我先回家,对了大叔你有手机吗,方便联系。”
“我有手机。”
苏铭掏出一个老旧直板手机,接下来两人互相加了号码,“大叔再见!”“再见!”……苏铭目送林沁上了一辆公交车,才转身推着三轮车进收购站。
半个小时后,苏铭卖了废品,推着三辆车步行了三公里,把车停在一家邮政储蓄银行外。
苏铭从随身包里拿出来一个信封,里面装有一封信,还有四千元钱。
检查一下钱,信件都在。
然后,苏铭揣着信封走进了银行。
“苏教授,你又来了!”刚步进银行大厅里,一位四十来岁,胸前挂着“主任”两个字的女士见到了他,连忙客气走了过来,亲自接待。
“教授,你身体还好吧?”女一边问,一边还倒了一杯水,双手递给了教授。
“我还好,谢谢周主任!”苏铭双手接过水。
柜台里,一个新入职不到半个月的女职员看到自己的顶头上司,周主任对一个不修边幅,普普通通的男子这么客气,还倒水,不免露出了好奇。
一位银行职员拿了一张寄款单给了主任,周主任再给了苏沐,含笑问道:“教授又寄钱是吧?”
苏沐点头,接过了单子,拿笔填写内容。
周主任在一边看,看到金额一栏写着4000元,惊讶道:“这回寄这么多?”
苏沐不是第一次来寄钱了。
每个月月初这几天他都会来这家储蓄银行寄钱,这些钱是寄给湘南省贫困山区一所只有五个孩子的学校。
这样捐助行为,苏沐已经持续了三年。
三年内他没有间断一个月,只是平时都是1500块,这次4000有些多。
周主任也知道教授的钱是寄给几个孩子,现在又不是开学季,所以有些奇怪这么多。
“孩子回信说夏天教室里很热,我就想装个吊扇。”苏铭解释了一句。
“这样啊!”周主任了解了,转而关心道:“教授你寄这么多钱是关心孩子,但不要影响了自己的生活,你别自己省吃俭用舍不得花钱,自己也要吃好呢。”
“我还好,我对自己可好了,也不缺钱用。”苏铭笑着道。
这话倒是不假。
虽然苏铭捡垃圾,但没有别人想象那么惨,他其实有收入,在尚旦大学里苏铭有一套房子,这是当初大学聘请其为教授奖励给他的。
这套房子苏铭自己没有住,租给了学校的研究生,每月有2500元的租金收入,加上这么多年过去,学校一直还关心他,保留了他教授的部分津贴收入,所以苏铭就算不捡垃圾生活上不差钱。
但如果还要资助五个孩子,那有些不够用,所以他才会捡废品卖钱贴补。
不了解情况的人还以为苏铭脑袋有毛病,放着有一份稳定的收入,还要捡破烂。
说话间,苏铭填好了单据交给了周主任,然后喝完了杯子里的水,便走了。
周主任在门口相送,直到教授走远了才返回了柜台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