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县,城楼上燃烧熊熊战火。
滚滚浓烟冲天而起,弥漫在空中。
惨烈的战争,让秦唤使用了在朱虚县城库房里发现的一些猛火油!
这东西无论是用作守城手段或是攻城武器,效果都是强悍的,堪称一大杀器。
可惜的是,秦唤发现的猛火油数量并不多,要不然黄巾军想要攻上城楼,就更加艰难了。
风中,与滚滚浓烟一起飘扬的,还有那“秦”字纛旗,镇定着城楼上所有守军的信心。
无论黄巾军发动怎样的猛攻,“秦”字纛旗永远竖立在那里。
每次守城士卒只要看到这杆旗帜依然飘扬在空中,力量不知怎么地就从全身涌了出来。
黄巾军不知道第多少次进攻又被打退了。
城楼下横尸遍野,已是血流成河。
浓郁而又刺鼻难闻的血腥味,让城楼上的守军士卒都不由得屏住了呼吸。
与汗臭气味相互夹杂着,充斥在空气中,让人忍不住干呕。
守军士卒们靠在城楼上,劫后余生的他们没有在乎这难闻的气味,每个人脸上都挂着一丝轻松。
黄巾军已经围攻剧县整整一个月了。
这一个月间,黄巾军几乎是三天一次全力猛攻,一天几次小进攻。
大多数进攻,黄巾军连城楼都没有登陆,就灰溜溜的收兵了。
不是黄巾军不悍勇,而是守城士卒的反击太迅猛了。
一个月的时间,残酷而不间断的攻城战将青州军磨炼成一个个优秀的战士。
残阳如血,落日最后的一丝余晖倾洒在了城楼之上。
这一个月的战争,黄巾军损失惨重。
保守估计,至少有五六万的黄巾军士卒永远的躺在了城楼下。
而守军的损失连黄巾军二十分之一都不到。
这是一个战争奇迹!
创造这个奇迹的是初出茅庐的青州军。
是七千江东子弟兵。
也是北海太守,骠骑将军秦唤!
太史慈又一次见证了秦唤麾下七千战骑的勇猛!
这七千战骑,冲阵无双,杀人如麻!
发动冲锋,他们是令人畏惧的虎狼之师。
进入城楼,他们就是钢铁长城,让攻城的黄巾军感到绝望!
虽然一个月来连连打退了黄巾军的进攻,但秦唤所准备的粮草也被消耗得七七八八。
但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那就是消耗敌军的锐气。
别看黄巾军数量依然有二十万之众,但已锐气全无,战心耗尽,离溃败只缺一场让他们惨痛的大败。
秦唤的作战目的非常成功。
……
临时太守府。
“太守大人,万万不可啊。”
太史慈被秦唤提出的、大胆至极的计策震惊得差点说不出话来。
太守大人告诉他准备出城作战,率领骑兵突击黄巾军的大营,这和送死就没有区别。
虽然黄巾军攻城不顺,损失惨重,但依然有二十多万大军啊!
虽然太史慈承认太守大人勇武过人,其麾下骑兵也是少有的天下精锐,但城外的可是有二十多万黄巾军啊!
这不是二十万头猪!
即便是二十万头猪,站着不动让你砍,也得将你的刀剑给崩断了。
更何况猪急了也是会拱人的!
当然,心里的大实话太史慈肯定不会说出来。
“太守大人,万万不可啊,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你身系北海郡安危于一身,怎可以身犯险!这个计策实在是......太大胆了,太鲁莽了。”
太史慈急道。
就这点骑兵向二十万黄巾军发起冲锋,人家一人一口唾沫就将你淹死了。
当然,这就更不能说了。
“子义啊,兵不在多而在精。”秦唤却是笑了笑,“我麾下骑兵虽少,确实精锐之中的精锐,有些无比自信的战心!”
“而黄巾军虽多,有二十万之众,但大部分却是流民,攻打了剧县一个月都没能攻下,锐气全无,战心殆尽,我带兵发起突击,必能一战大破贼军。”
太史慈微微摇摇头:“还是太过于冒险了。”
实际上,他已经说得很委婉了。
这点人手,说不好听,其实和去送死没啥区别。
“子义,我意已决。”
秦唤决定的事,很少能够变动。
“更何况,城内粮草已消耗得七七八八,恐怕连十天也坚持不了。”他道。
太史慈也沉默了,城内粮食不多了,这是事实。
黄巾军围城,城外根本不可能有力量将粮食运送进来。
秦唤行事雷厉风行,决定突袭后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