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郡边境,博平县。
扫灭黄巾军后,秦唤就在这里驻扎下来。
秦唤行辕中,一名亲卫禀告说有一位名为太史慈的人求见。
“传!”秦唤道。
不多时,便有一个身长七尺七寸,美须髯的将领阔步走进行辕中。
“太史慈拜见将军!”来人拱手道。
太史慈第一眼看到秦唤,就惊愕了。
坐在案几前的将军,竟是一位英武的少年。
想不到天下闻名的骠骑将军秦唤,如此年轻!
“足下请求见我所为何事?”秦唤沉声问道,将目光看向太史慈,心中却已有了隐隐约约的答案。
既然此人是太史慈,那么他等待已久的机会终于来了。
他也没想到,太史慈居然会来求见他。
若秦唤所料不错,太史慈的目的,应该就是青州的黄巾军。
在历史中,太史慈求助的是在平原县的刘备。
因为北海郡太守孔融被黄巾军围困,太史慈突围而出,搬救兵解救孔融。
刘备进入青州后,就杀退了黄巾军。
在秦唤的计划中,并没有解救孔融这一步。
他屯兵在东郡边境,就是准备找个合适的时机直接杀入青州,就地消灭黄巾军,然后趁机割据一些地盘。
只要有了地盘,他就能招兵买马,扩大自己的实力。
太史慈拱手说道:“我是东莱郡黄县人,与孔北海并非骨肉至亲,也不是同乡故旧,只是因为相互仰慕名声、志趣相投而友好。如今黄巾贼首管亥暴乱,北海太守孔融被围,孤军困窘无援,危在旦夕。考虑到将军之神威,所到之处,黄巾无不丧胆,所以请求将军能够救北海太守孔融于急难之中,如今,只有将军你才能救他活命。”
秦唤肃然道:“形势如何?”
看样子,他所预料得不错。
“危在旦夕。”太史慈点头道。
“孔太守乃是会盟诸侯之一,与我也算是曾经的盟友,我自然不会置之不理。”秦唤看向了案几上的地图。
这地图正是青州的详细地图,为了进入青州,他早有准备。
北海太守孔融孔北海,也是参加会盟的诸侯之一,秦唤有过一面之缘。
这家伙是忠实的汉臣,还挺出名的。
在朝为官时,得罪了董卓,就被董卓推荐到黄巾军最为猖獗的北海郡当郡守。
孔融到北海后召集士民,聚兵讲武,下发檄文,又亲写书札,与各州郡通声气,共同谋划。
因讨伐黄巾军战败,转保朱虚县。
因颇有政声,被时人称为“孔北海”。
“讨伐贼军,义不容辞,本将这就集结军队,立刻出发。”秦唤严肃道。
秦唤知道,他进入青州的机会来了。
太史慈一惊,他想不到秦唤连想都不用想,就准备集结军队救援孔融,看样子也是一位英雄人物!
怪不得能在短短时间内天下闻名!
由于孔融被黄巾军围困危在旦夕,为了避免与青州黄巾军产生过多纠缠,秦唤率领骑兵从兖州的泰山郡进入青州北海郡。
三天时间,大军长途奔袭,基本上很少停下来休息过。
连吃饭也是在战马上吃干粮,节省了大量的埋锅造饭的时间。
这是秦唤借鉴游牧民族的打仗方式。
游牧民族在长距离奔袭时,就是在战马上吃干粮,和中原地区打仗不同,省下了埋锅造饭的时间。
以至于游牧民族的骑兵往往能够在敌人意想不到的时间点突击敌人。
三天时间,秦唤带着四千江东子弟兵战骑出现在北海郡内,向着朱虚县再次奔袭而去。
三千西凉铁骑,还在他身后。
尽管西凉铁骑强悍,但也做不到三天时间不休息的奔袭,所以秦唤带着四千江东子弟兵先行一步。
进入北海郡朱虚县城范围后,秦唤带着四千战骑又前进了两个时辰,终于抵达了被黄巾军围困的朱虚县城。
好消息是,县城并未被黄巾军攻破。
不好的消息时,黄巾军有四万五人。
不过,秦唤并未将这四五万黄巾军放在眼里。
如果是野战,秦唤麾下四千骑兵,可轻易击溃这四五万乌合之众。
在秦唤观察黄巾军时,四五万黄巾军从四面向着朱虚县城推进。
黄巾军列阵,一个将领策马走了出来。
此人乃是青州黄巾军渠帅管亥,在青州各路黄巾军中,威望颇高。
天公将军张角起义后,把势力范围分三十六区,每一个区最高统领为渠帅。
这管亥,就是青州黄巾军的渠帅。
只见管亥策马走出,朝着城楼上的北海太守孔融喊道:“吾知北海粮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