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种来抓我啊!”
见孔融此时竟然如此红果果的挑衅自己。
典韦此时,也不再和这些人扯那些弯弯道道的。
大手一挥。
在他的身后,立马走出一命小太监。
只见他此时捧着圣旨,当着众人的面,朗声道:
“兹有孔融,狂孛不孝,曾放狂言【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瓶中,出则离矣】……”
“此等无父无母之言,令朕大为震撼,这样的人,不配为天下读书人之标杆,这样的人,也不配为人子,为人臣!”
“考虑到孔圣先师,乃是万世师表,有如此后人,即便是仲尼在世,也会断绝关系!”
“朕上承天命,自然不会坐视这等无君无父之人,因此,特命人把孔融抓捕入狱,择时处斩!”
“抓捕入狱,择时处斩!”
当这个消息传出之后。
在场的那些大儒们,直接愣住了。
有年龄大的,此时更是直接一屁-股坐到地上。
而有聪明的,此时则是在默记圣旨里面的内容。
即【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瓶中,出则离矣】这段话。
当明白这番话的意思之后。
这些人,纷纷一脸难以置信的看向孔融。
至于孔融本人。
如果说,原本在看到小太监掏出圣旨之时,他还十分不屑。
可是,在听到这番话之后。
他整个人,不禁呆住了。
他依稀记得,这番话,他的确说过。
不过那是在一次醉酒之后,和祢衡这个好朋友说过。
按理说,知道这段话的人,也只有祢衡一个人而已。
现如今,祢衡死了,那么普天之下,就应该没人知道自己曾说过的话啊!
但是看着典韦言之凿凿地样子。
分明是曹操那边,已经有证据证实,这些话是孔融本人说的。
“究竟是谁出卖了我?”
“是祢衡,不,祢衡已经死了,而且以我和祢衡的关系,他是绝对不会出卖我的!”
孔融此时脑海里各种思绪纷飞。
原本平静的脸上,此时也露出了慌乱。
眼看着孔融没有反驳。
周围这群大儒们,就察觉到了事情的不对。
此刻在看到了孔融脸上的慌乱之后。
他们更加坚信,这话是孔融说的了。
一想到孔子的二十世孙,竟然是这么一个玩意儿。
那些大儒们,不禁在心里暗骂了一声【晦气】。
于是乎。
不等孔融开口狡辩。
立马有大儒跳出来,厉声斥责道:
“孔北海,枉我一直以来,认为你是天下读书人的榜样,可是没想到你竟然是这么一个卑劣之徒,我,我替孔子他老人家而感动痛心!”
“不错,我辈读书人,一直以孔夫子为师长,可是谁能想到,孔夫子的后人,竟然是这么一个玩意儿!”
荀家老者此时也反唇相讥。
“哼,孔文举,从此刻起,我王度与你再不认识!”
又有大儒跳出来与孔融断交。
“我也是!”
“还有我!”
“俺也一样!”
……
正所谓破鼓万人捶。
孔融的这番言论,被人爆出来之后。
那些之前想要利用孔家名声而得到什么的读书人们,是第一个跳出来反对孔融的。
面对着如此之多的读书人的口诛笔伐。
虽然说,凭借孔融的口才。
此时的他,他要是愿意,一定能把这些人怼的哑口无言。
但是孔融却没有这么做。
因为他知道。
纵使是他能堵住这些人的嘴,但是他却堵不住天下读书人的悠悠之口。
而且,此时的孔融,心里还有一个更大的疑惑。
那就是,这些话,曹操究竟是从谁那里知道的。
眼看着孔融此时安静的如同处子一样。
典韦此时,向旁边看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