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佛门的诡计

七月流火。

炎热的太阳放肆的挂在天上,炙烤着大地上的万物。

整个大唐的温度都比过往高了不少,大家都觉得自己像在蒸笼里面一样。

长安城作为大唐的国都,这里的天气更是十分的炎热。

盛夏来临不久,往日繁华的长安城此刻却陷入死寂。

长安城迎来了久违的干旱。

百姓们种的庄稼一时之间不知道死去多少,而且还出现一些人干苦力的人被太阳晒的中暑晕倒。

不过长安城外,由于有系统奖励的泾河之心的缘故。

王凡的泾河倒是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

这一切都是佛门的手段。

由于之前陷害泾河龙王的事失败,再加上佛门等人对王凡的打探发现他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威胁。

也就是暂时放过了王凡。

但是西游是佛门大兴的头等大事,这可耽误不得。

在五台山郁闷了好久的文殊又是心生一计。

他向如来建议到既然不能明着来,那么不如使用手段。

于是佛门暗中在大唐施法使的大唐天气十分炎热,但是佛门也不能做的太过分。

毕竟要是太过分天庭那边也不好说。

所以只是对大唐的国都稍微下手狠了一点,制造出了一场干旱。

佛门准备在大唐最无助的时候,让人间的寺庙开始放粮施粥。

博得百姓的认可和支持,同时还放出一些渔轮给唐王李世民制造压力。

让他不得不开始信任佛门,这样就可以顺理成章的推出唐三藏进行祈雨继而展开西游。

而且由于文殊自己本人对泾河龙王的不爽,还可以顺便让长安城的百姓误以为是龙王不下雨。

让王凡失去长安城的香火,从而让王凡受到功德反噬。

不得不说佛门这一套手段确实高明,不知不觉之间就可以收获长安城大量的信徒。

还能反过来取得唐王的信任。

皇宫内。

丛刻的李世民正忙的焦头烂额。

看着桌上一大堆的奏章,李世民心里一阵后怕。

想到自己登基才是十几年不到,自己的国都就发生了如此大规模的干旱。

到时候,时间一长百姓要是流离失所。

本来就是靠着跟自家老爹造反起家的李世民,是清楚的知道这中间的厉害关系。

要是到时候处理不好,那么就将失去民心。

到时候百姓就会揭竿而起,再次上演十八路诸侯起义。

“怎么样,如今长安城以及周边的情况到底恶劣到了什么程度。”

李世民焦急的询问着殿下的房玄龄。

“启禀陛下,连续一个多月持续的大旱好像越演越烈。”

“丝毫没有一丝好转的情况!”

“是啊,陛下。光是长安城里面,饥民都数量众多。”

“城外的百姓更是路有饿殍,苦不堪言呀!”

一旁的杜如晦也赶忙出来说到。

“哎,这可如何是好啊?”

“而且民间还传出了一些大逆不道的声音。”

“在这么下去,微臣担心恐生有变....”

只见房玄龄支支吾吾的说到,然后也一脸惊恐的不敢看李世民。

天子治世,儒家讲究一个天人感应。

就是说如果做天子的德不配位,那么上天将会降下惩罚。

刚刚房玄龄虽然没有明说,但是李世民心里也是跟明镜一样。

毕竟民间一直有流传自己当年弑兄逼父退位的说法,但是由于自己在为以来一直勤勤恳恳把大唐治理的不错。

民间的这种反对自己的声音也就淡下来了。

但是最近大旱四起,这种声音又开始冒出来了。

李世民想破脑袋也不知道,这其实是佛门故意放出去的渔轮。

就是想让李世民担惊受怕,到时候他佛门直接跳出来安抚顺便在帮他擦屁股。

这李世民肯定对着佛门感恩戴德。

正当李世民心里为此烦躁的时候,一个让他平日里烦的要命的人不请自来。

“启禀皇上,魏征求见!”

一个太监跑过来禀告到。

魏征?

他来干嘛?

李世民现在本就一肚子火,听到魏征来了赶忙说不见。

“皇上,魏大人说他有要紧的事。”

“竟然是要紧的事,就让他进来吧。”

魏征很快就被宣上殿。

“微臣拜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世民摆了摆手。

“爱卿不必多礼,请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9:http://b.faloo.com/1030391_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