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李毅进来,李昊的脸上,划过一抹戏谑的笑容,随后,向着李毅的方向走去。
“这不是我亲爱的‘弟弟’么,为兄还以为你不敢来了呢?”走到李毅的近前,李昊笑着说道。
在这之前,他的母亲,赵夫人已经告诉他,不管这李毅有没有真本事,断然不会给他出头的机会。
虽然,他不知道母亲采取了何种手段,但是,对于母亲的话,他没有一丝的怀疑。
此时,看到李毅,便是想在大庭广众之下,好好的羞辱他一番,以泄他这数日来,压抑在心头的恨意。
李昊的声音极大,那声音,传入了在场所有考生的耳中。
这几日来,长安城中,因为两人的事情,传的沸沸扬扬,这样参考的考生,自然也都有所耳闻。
此时,看到两人走到一起,众人的目光,皆都向着两人所在的方向看去。
“小丑。”
看着走上来的李昊,李毅的口中淡淡的说道。
虽然,他不知道自己这位同父异母的‘哥哥’打的什么主意,但是,他可以肯定,李昊绝不可能有什么好意。
“你...”
听到李毅口中轻描淡写的两个字,李昊仿佛被踩了尾巴的猫一样,那嬉笑的脸上,顿时便的涨红一片。
只不过,李毅显然没有给他继续说话的机会,而是在说出那两个字之后,便向着远处走去。
“可恶的贱种,这次考试完了,一定要你好看。”
看着李毅远去的背影,李昊的心中,恶狠狠的说道。
随即,想到他这次考试,根本没有任何希望露头,心中又变的畅快了几分。
巳时。
监考的考官,拿着考试的卷子出现,众考生纷纷落座。
自隋朝开始,文科的考试主要分两科,一称明经,另一称进士。
明经科的主要考试内容包括帖经和墨义,帖经有点像现代考试的填充,试题一般是摘录经书的一句并遮去几个字,考生需填充缺去的字词,至于墨义则是一些关于经文的问答。
进士科的考试,主要是要求考生就特定的题目创作诗、赋的能力。
唐王李二继位以后,进士科的地位,则慢慢的超越了明经科。
原因无他,进士科考生需要发挥创意方能及第,而明经只需熟读经书便能考上,而且进士科的评选标准甚严。
当时曾有一句说话: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道出了进士科的难度。
作为开创了大唐盛世的千古帝王,李二自然需要开拓型的人才。
此次文科考试,便是直接考的进士科。
待试卷发下,李毅看着试卷上的考题,淡淡一笑。
这种明经科的考试,靠的都是考生的创意及才能,并没有什么特定的答案,但是,有一点,但凡这种发散性的题目,最重要的是抓住考官的心,出题的用意,只有迎合考官心中的答案,才有可能获得好的成绩。
在这个时代,但凡文官,基本上都是大儒世家出身,或者是大儒的门人弟子。
这对于掌握了儒家先贤思想的李毅来说,完全没有什么难度。
正当李毅提笔准备作答的时候,在那最前方的主考官身旁,却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紫月。
正是那日,长安街头,他在马蹄下,救下来的那位女子。
此时,这女子正在最前方的主考官身旁说着什么,看样子,两人之间的关系很是亲昵,那主考官看向紫月的目光中,也满是宠爱。
此次的主考官,正是那礼部侍郎卢承庆,而紫月,正是他的女儿。
说起这卢承庆,虽然只是正四品的礼部侍郎,可出身,却不同一般,乃是五姓七望中范阳卢氏的嫡系子弟。
虽说,唐王李二有意削弱世家手中的权利,但是,这卢承庆富有才华,又对朝廷忠心耿耿,所以深得李二信任。
因此,才将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他。
正在李毅对着紫月看的时候,这女子似乎察觉到什么,抬头向着远处看去。
两人的目光,在空中短暂的交汇。
“咦...”
紫月的口中发出一声惊呼声。
听得女儿的诧异,卢承庆也抬起了头,顺着紫月的方向看去,正好看到李毅坐在那里发呆。
对此,卢承庆笑着摇了摇头,没有说什么。
作为主考官也有很多次了,这样的考生,他见过也不止一个,并没有什么稀奇的。
与此同时,已经作答了大半的李昊,也向着李毅所在的方向瞄去。
看见李毅坐在那里,丝毫没有任何动作,脸上浮现出一抹不屑的笑容。
“就跟着那贱婢母亲学的那点知识,量你也写不出什么东西。”
贡院内,所有人都在奋笔疾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