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朝中变故

        虽说赵云自领了真定县令,算是有了一个自己的根据地。

        但装样子还是要装一下的,得走一个形式主义。

        当即,命徐庶修书一封,上表朝廷。

        言杨敢被真定周遭的山贼所杀,是赵云领义兵剿灭了山贼。

        备陈赵云之功,表奏其为真定县令。

        书信很快发往洛阳。

        而此时的洛阳正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董卓自率兵如京以来,每夜入宫,女干淫宫女,夜宿龙床。

        并且其麾下西凉军士,大多军纪涣散,好掳掠屠杀。

        故而董卓常常率领部下,将村民百姓,不分男女老幼,全数集结在一起,令西凉军士杀个够。

        满足他们变态的兽性。

        杀完之后,再掠夺妇女、财物装载在车上回宫。

        其余被屠杀的百姓则被割下头颅,悬挂在车上,用来炫耀。

        董卓则对外宣称是杀贼大胜而回,将人头在城门外就地焚烧。

        最后再将这些妇女财物分发给众军士。

        董卓如此暴行,自然引得军民共愤,朝中公卿无不愿生啖其肉。

        这一日满朝公卿又被董卓聚在一起,各各心怀不忿。

        中军校尉袁绍叹道:“当今朝廷初定,原本召董卓入京意在辅佐天子,安定庶民,而董卓这厮却几次三番妄议废嫡长而立庶,分明是蓄意谋反。”

        众官闻言,无不垂泪。

        坐中一人冷笑道:“若非本初你当初向何进献谋,引董卓入京,现在安有此祸?”

        众人视之,乃是中常侍曹腾之孙,骁骑校尉曹操。

        袁绍不悦道:“眼下国难当头,孟德还有心思说风凉话么?董卓自入京以来,你第一个谄媚过去,焉来有脸在此说我?”

        曹操听罢,哈哈大笑:“我祖上世食汉禄,岂不知报国?我献媚于董卓,自有我之道理。”

        众人闻言皆是嗤之以鼻。

        少时。

        一个身形肥大,满脸横肉,腰携佩剑之人走入朝堂。

        众人面色顿时一沉。

        此人正是国贼董卓。

        董卓见众官皆已齐聚,便道:

        “如今皇帝暗弱,不能奉宗庙,老夫欲效伊尹霍光之事,废帝为弘农王,改立陈留王为帝,诸公以为如何?”

        话毕,众人皆大惊失色。

        董卓此言,已然将自己的篡逆之心公之于众。

        “万万不可!”

        袁绍起身斥道:“天子乃是先帝立下的嫡子,本无过失,何故要废?你乃何人,安敢妄议废立之事?”

        袁绍的话翻译过来就是:你是个什么东西?敢废皇帝。

        董卓见着袁绍,勃然大怒:“天下之事在我,我今为之,谁敢不从?”

        “顺我者生,逆我者死。”

        袁绍冷笑一声:“天下之事在皇帝,在诸位忠臣,你不过是一篡逆之辈,又待怎样?”

        董卓大怒,拔剑欲杀袁绍。

        这时闪出一人,身形削瘦,连忙挡住董卓。

        劝解道:“恩相息怒,事还未定,不可妄杀呀!”

        此人正是董卓之婿李儒。

        董卓一向对李儒言听计从,遂暂消怒气。

        王允、曹操等人也纷纷上前劝住袁绍。

        “本初,莫要冲动。”曹操拉住袁绍衣角,奋力劝道。

        袁绍冷哼一声,将剑一掷,道:“此间本不该为我所留,我自回渤海去也。”

        话毕,袁绍便头也不回地走出了朝堂。

        董卓见状,更是怒火中烧,对众人嘶吼道:

        “九月朔日,在嘉德殿行废立大礼,文武百官必须到场,若不然休怪老夫翻脸不认人。”

        众官皆默然。

        散席后。

        董卓找到李儒,怏怏不乐道:“袁本初无礼,方才你为何不让老夫杀了他?”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9:https://www.xsbiquge.com/108_108516/115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