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皇后和长乐公主开始吃番茄。
一个番茄下肚,长孙皇后忽然激烈咳嗽起来。
“母后又咳嗽了……”长乐公主很是焦急。
“陈叔,倒杯茶水来。”长孙无忧吩咐管家。
管家倒茶,递给长孙皇后,姬如雪有些不自在,却没有说话。
茶水入喉,长孙皇后慢慢止住咳嗽。
看到长孙无忧关切的目光,长孙皇后解释道,“前些日子春寒未退,我不小心染上了风寒,现在还有点咳嗽,不碍事。”
可长孙无忧却不觉得那是简单的感冒咳嗽。
他记得另一个世界里的长孙皇后,病死于贞观十年,年仅三十六岁。
长孙皇后虽贵为一国之母,一生命运十分坎坷。
早年被赶出家门,寄人篱下。
后嫁于李世民,为建国大业奔波。
再后来,周旋于李渊的宠妃之间只为李世民争取权力斗争时间。
李世民称帝后又要梳理后宫,保护忠良,劝解皇帝……
而今长孙皇后28岁,已生有二子一女,如果按照预定轨迹,未来八年中,她还要生育四次。
保持高强度工作的同时,还要不断生儿育女,这已远超一个女人的极限。
更何况,长孙皇后还有遗传的哮喘病。
……
有这种种原因,长孙皇后英年早逝似乎是必然的。
不过现在,长孙无忧自然不会让自己亲姐姐出事。
“姐,你体质偏寒,天冷时要多穿件衣裳,平时别沾油烟,也不尽量别生育了,培元固本才能长命百岁。”长孙无忧淡然说道。
听着长孙无忧的关心话语,长孙皇后顿觉心中一暖,不过也不免好奇道,“无忧你怎知我体质偏寒,难道你会医术?”
“我不懂医术。”长孙无忧淡淡回答道。
长孙无忧来自医学发达的21世纪,听过不少中医保健常识,要观察出一个人的体质,并非难事。
长孙皇后身材偏瘦,肌肤白皙,一看就是寒性体质。
“不懂医术你还敢张口乱说?宫中名医无数,他们会不知如何调理皇后凤体?”姬如雪开口说道。
姬如雪向来对救死扶伤的医者怀有敬意,发现长孙无忧不懂医术还乱下医嘱,十分不满。
“现在不懂,不代表以后不懂。”长孙无忧说道。
“嘴硬。”姬如雪不以为然。
学医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成千上万种草药,熟记其药性就很难了,还要清楚每种草药之间相互搭配的效果。
而且还要知道所有病症,再根据不同人的体质,用量多少也要斟酌。
这就是中医难有大师的原因。
一般人没法成为名医,尤其是长孙无忧这种花费大量时间练武的人——姬如雪心里是这样想的。
“对我来说,三天之内精通医术不是难事,说不定还能超越药王孙思邈呢。”长孙无忧笑着说道。
长孙无忧的系统里,有医术的天赋技能,也有各种世上罕有的各种药材。
只要积分足够,超越孙思邈还真不是什么难事。
长孙无忧胸有成竹的陈述,在姬如雪眼里简直是信口开河。
“呵呵,药王医术卓群,岂是你说超越就能超越的?还说在三天之内超越,简直痴人说梦!”姬如雪十分怀疑长孙无忧是脑子出问题了。
长孙皇后也笑说道,“无忧,我知道你是好心,但也不用说这种大话。
当初陛下久闻孙先生之名,曾召他老人家入京,没料到年逾古稀,孙先生身形体态竟如少年一般,如老神仙,大家都非常尊敬他!
可不能拿孙老先生开玩笑哦。”
长孙皇后也不敢相信弟弟能在三天内成为名医。
“我没开玩笑,三天后我就去宫里给姐姐看病。”长孙无忧认真说道。
“好,姐姐在宫里等着你来。”长孙皇后并不相信长孙无忧真能给她看病,不过长孙无忧愿意入宫,她还是很欢喜的。
……
此时,太极宫内。
李世民高坐在大殿之上,正在接见从东瀛来的使臣团队。
倭人使节团首领献上一箱箱贡品,奏道:“我东瀛向来仰慕中原,渴望得到天朝恩泽……”
李世民面露微笑,即使东瀛不大,又是偏远落后的岛国,但有国来朝总是好事,这是大唐兴盛之兆啊!
然而使臣接下来说的话却让李世民笑不出来了。
“我东瀛愿与天朝结为秦晋之好,无奈沿途周围有新罗、百济、高句丽等大国威胁,望陛下能将一位公主下嫁东瀛,让诸国知晓我们与大唐为姻亲,守望相助,从而震慑诸国,让他们不敢妄动!”
使者首领这话很是夸张,东瀛是海岛国家,离得最近的也就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