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进山

今天是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清晨百鸟叫鸣叫,山间的雾气还没有散去。林森提镰刀,肩上挎着一架弩,身后背着一个大大的兽皮袋子,里面装的鼓鼓囊囊的,看起来重量不轻,顺着小溪一路向山里走去。现在不是雨季很少降雨,小溪里的水不多,溪边的野草也不高,地面上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石头,还有一些横倒在小溪里的树木。山间的小溪七扭八拐,地面崎岖不平,地势落差较大,有的地方落差会达到两米多,溪水从上面流淌下来,像一个小瀑布,水花四溅,形成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水潭,潭水清澈见底,底部沉积着厚厚的一层落叶,几条小鱼正在落叶间欢快的游来游去,水特别冰凉,估计要是光脚下水,分分钟就得被拔抽筋,

林森背负的全套装备,在20公斤左右,走在这种路上,按理来说应该异常艰难,不过看林森的气色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看来这段时间的训练效果还是不错的。

林森挥舞着手中的镰刀,扫断前方挡路的树枝和野草,不时地低头看看地上的石头,捡起来砸碎了,用磁铁吸一吸。不过过这一路走来,也并没有发现多少那种含铁量比较高的铁矿石。当初猜想铁矿石可能是某座崩塌的岩石山体,也就是矿山,不过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发现这样的残崖断壁。也许是判断有误吧,这些铁矿石就是一些残存在泥土里的石头,恰巧被洪水冲了出来。哎!既然出来了,就继续找吧,沿着小溪走到尽头,实在找不到就当做是在春游好了。

小溪并不是一条道直通山里的,期间也有很多岔路口,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必须要做好标记,不然一旦岔路多了就很容易迷路。

有时候遇到不好走的路段,林森就会选择绕行,最喜欢走的路段,就是在落叶松林里穿行。因为地面比较平整上面还覆盖着一层厚厚的松针,踩上去软软的很舒服,而且这种地方还没有那么多杂草。偶尔可以见到几只在树木间穿行的小松鼠,野鸡,野兔等小动物。

虽然现在林森手里有弩,但是却没有随意射杀这些小动物。林森有自己的原则,那就是在不缺乏食物,且野兽对自己没有威胁的情况下,尽可能的不去猎杀这些野兽。大山里生活的动物们,其实活的,也都挺不容易的。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还是尽可能的不要去伤害它们。

山里面天黑的比较早,当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林森就开始寻找适合露营的地方。最后选择了距离小溪不太远的一处山脚下,这里地面比较平整,没有什么树木,背靠一面非常陡峭崖壁。把地面上的杂草割掉,露出了沙石地面。这里应该是山洪过后,沉积下来沙子和鹅卵石形成的旧河床。现在不是雨季,在这里露营一晚,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野外露营这种事儿,对于林森来说那就是家常便饭,早已经轻车熟路。先在地面上挖一个宽半米多,长大约两米的坑,不需要多深,只要10cm左右就可以。坑上面用多根木棒盖住,再铺上一层厚厚的干草和干树叶,上面再铺上一张毛皮,这就是一张不错的床了。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地下的湿气上涌,身体容易着凉。把三根长木杆子顶部用藤条捆上,立起来,三个木杆子向四周一分,正好架在小床的上方,这就形成了一个非常稳固的三脚支架。再将多根木杆子搭在三脚架上,这就形成了一个尖顶的棚子,只留下一个小口供进出。最后将很多高草和树枝捆扎在棚子外面,这就是一个不错的庇护所了。在庇护所内外撒上一点硫磺粉末,硫磺虽然不是雄黄,但是也可以起到驱蛇,驱虫的作用。

在庇护所门前,用几块石头一围,架上干柴点燃篝火,上面放一个盛有水的陶罐,林森这就开始做晚饭了。一会儿的功夫,陶罐里的水就被烧开了。食物还是比较丰富的,把一小把粉条放入开水里,再切几片腊肉往里一扔,放几根小野蒜,山辣椒秧,核桃仁,蘑菇干,最后再少撒一点食盐,一锅香喷喷的汤粉就煮好啦。味道那就不用说了,就一个字“香”!路上的时候林森还采了点野菜,主要是猴腿和蕨菜,用开水掉一下,直接蘸酱吃,营养丰富并且非常鲜嫩可口。

吃饱喝足了,天色已经完全暗下来里。为了保险起见,林森又在庇护所周围,用一条长长的细绳,几个小木棍还有几块石头,设置了一个简单的警报装置。当野兽绊倒细绳,叠在一起的石块就会倒塌。在夜晚的山谷里,这种石块倒塌时发出的撞击声会传的很远,足够起到警报的作用了。用庇护所的入口设置了一个活套,一旦有野兽试图闯入庇护所,就会被绳套勒住脖子,给人足够的反应时间。

夜幕降临,山谷里变得热闹起来,蛙鸣、虫鸣、鸟叫、兽吼、流水声、风吹树叶的哗哗声,连成一片,这就是大自然的交响曲,美妙中却暗藏杀机。

对此林森早已习以为常了,正烤着温暖的篝火,躺在庇护所里,香甜的熟睡着。

突然林森被哗啦哗啦的石块倒塌发出的声音给惊醒了,猛地坐了起来,本能的先将镰刀抄在手中,然后快速的给弩上弦、搭箭、单手持在手里,随时准备射击。林森就静静地坐在那里,一动不动,透过火光看到距离庇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9:http://b.faloo.com/863394_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