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一脉天承

太初有神,开天辟地。

天,高,浮而散,有日月星辰,有白昼黑夜,天之上,有神仙居焉?

地,厚,沉而聚,有山河草木,有万物生息,地之下,有鬼怪居焉?

这或许是人有了独立思想之后对于身外世界的最初疑惑。

人,作为万灵之长,自诞生而来,历经千百年繁衍生息,数量逐渐壮大,由氏族部落走向诸姓邦国,传说在中古大陆的中央之地——朔望之野,人类的祖先部落的第一次混战就在那里开始。由此,人,开始拥有更多文明,拥有更多思想,拥有更多欲望。

认知的开阔驱使着祖先们去探寻天地的真意,寻求天道的存在,寻永生的方法。

而传说中朔望之野的大战像是点燃了中古大陆纷争的导火索,大小战争不知持续了多少岁月,约莫在有记载的数千年前,大陆上邦国林立格局逐渐形成,彼此之间征伐不断,山河星火,燎原惨象。

即使实在战火纷纷,民不聊生的黑暗岁月,人们还是在孜孜不倦的寻找着接近天道的真理。

修炼之法蔚然成风。

这片土地上修士的增多,也使得宗门教派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众多在修道领域颇有造诣的先行者选择开宗立派,开坛收徒,教化众人。

各门各派都有自己对于天道的独特理解,或同或异。但随着中古大陆邦国纷争不断,这些门派也或多或少被卷入其中,或是独离世外、不惹浮尘。

这其中就有如剑宗,居月峰,岐谷这般名头响亮,历史悠久的佼佼者。

中古大陆修真之风渐起,诸多门派的出现不仅没有缓和诸国之间的矛盾,反而加剧动荡的产生。大约在千年之前,这片大陆上存在大大小小约莫几百多个国家,在彼此的征伐之中,许多国家的君主与贵族发现可以利用这些门派的力量提升自身在对抗中的实力,于是乎,就有好多宗门成为了庙堂的座上宾。这其中的发展可谓之坎坷波折,因为访道求仙,修炼长生是无从捷径,甚是艰难。但人世间的欲望却是实实在在,摄人心魄。权力及地位与声望和脸面,使得修真之风愈加沾染了不少的戾气。各种应用于杀人放火,国家战争的道法,兵器甚至教义之类的手段层出不穷。

一时间,整个中古大陆,战火纷纷,生灵涂炭,修真证道这面大旗已是血污不堪。

如此现象,如剑宗,居月峰和歧谷这般至少保有初心的门派却是少的可怜,弥足珍贵。

这般乱悠悠的景象约持续了几百年光景,在有史可载的八百年前,原先大陆上的千余邦国,在相互的杀戮与吞并之后,出现五个综合实力相当的强国。他们分别是:

国土最大,居大陆北方,握有西北蛮荒沙漠,北极冰原与千里草原的瀚海国。

北倚东昆仑山,地处整个西南高原,居高临下俯视东方三国的舒庸国。

坐拥整个南海,并掌握南疆十万大山的,传闻可联通冥界的令之国。

筑千里城墙与瀚海国划分国界的鲜虞国,同时拥有全部的东海与东部平原,也是五国中拥有修真门派最多的国家

最后一个便是身处四站之地,位于中古大陆中央的,拥有横亘在国家中间的常羊山脉的钟离国。

五国争霸的到来使得修真一途与宗门生衍有了变革性的发展。五国之前,千国之间纷争的局面确实使诸多门派有崭露头角的机会,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诸国引以为援的门派势力却逐渐反客为主,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在那个混乱的年代,这种李代桃僵的事件屡见不鲜,反而为后世的五国王室与贵族敲响了警钟。

所以到了五国争霸的时代,这些昔日横行无比的宗门势力,成了五国朝堂上的“座上囚”,

用则加以节制,弃也干脆利落,就是为了防止权力的欲望侵蚀到自身。这些修真门派就放佛一柄柄双刃剑,稍有一丝让权力者感到危险的气息,就会被整个抹去,不在历史上留有一点痕迹。

或许就是这样的一种氛围,才使得那些历经了多年的名门大派尚存清醒的头脑与修道的初心。

虽然说混战的程度稍有缓和,但大国之间毕竟水火不容,相持局面下的暗流涌动,依然在酝酿着更大,更为激烈的冲突。

五国世代并没有为中古大陆带来永远的和平,虽说战争的频率大大减小,但其规模与惨烈程度却是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难以相当的。辅以暗杀,诱骗甚至是屠城的手段,各国彼此之间的仇怨越积越深,阴云迟迟笼罩这片土地不得散去,曙光会在何时到来,谁都不知晓。

其中尤以中央之国钟离国最是艰难,身处四站之地,与其他四国的领土均有接壤。仿佛上天捉弄一般,横亘在国之中央的常阳山脉像一条折不弯的脊梁,凭借这略显尴尬的地利优势,钟离国竟是在这片大陆中央,斡旋南北,纵横东西。或许是钟离王室深谙此法的精髓,钟离国在立国的两百余年,一直未立都城。其权力中心大多延着常阳山脚排布,这也为日后倾覆买埋下了隐患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9:http://b.faloo.com/853859_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