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花家的二十亩良田,有五亩留给自家种,其余十几亩分给了村里劳动力比较多但田比较少的农户种。李家的田种了春小麦。这时候的田种的粮食种类也比较少。多少小麦和高粱,南方那一块种水稻。北边这里的米都是南方运过来的,价格就比面贵多了。
李小花就想拖人买些稻种过来到时候自己再换成空间里的稻种。空间里的稻种抗倒伏,产量高,不易生病,等自家种好了可以把种子再留给村民,这样就会传播开来。
李小花对李德謇比较熟悉。他来了自家很多次,来买吃食,有时候还会在李家住一夜,所以李小花想拜托他买稻种。
李小花感觉自家的粪肥还是不够,正好荒地还空了好大一片。她准备在那上面放羊。她正好有苜蓿种子,这种草种子可以肥田,羊吃了长的也快。
李小花在家说了养羊的事情。要盖羊圈,要找人放羊,要买小羊,一样一样都要准备起来。
李大牛负责去买羊,李二牛在家做豆腐,李铁牛在店铺卖东西,李土负责盖羊圈,每个人都有事情忙。
孙石头家有六个孩子,最大的孙大郎才12岁,半大小子吃穷老子。这个岁数的孩子在田里出不上力气,吃饭倒是很多。以前在家里差点快要饿死,后来村里出现做豆腐的营生,孙石头就带着孙大郎做豆腐。村里家家户户都在做豆腐,有多余劳动力的才去做砖头,那个需要的力气大,一般人做不来。豆腐做的人多了,市场就那么大,有时候自家豆腐做多了,卖不出去就自家吃了,只能说现在生活比以前好多了,但是还是吃不饱。这次听说李家在找放羊的人,每天提供三餐,包吃饱,每个月还有30文月钱,孙大郎就心动了。现在他放羊,等以后长大了攒钱了自己就可以找个挣钱的营生养活自己了。孙大郎就来李家报名了。
李小花才提议买羊的时候就在夜里种了苜蓿,并让其长了一小节。荒天里长草谁都没有注意,等羊圈盖起来的时候,苜蓿已经长好了。羊圈是用水泥砖房盖起来的,周围还围了一圈高大围墙。羊圈附近还修了一个小房子方便给孙大郎住。李家为了安全好找来两只狗,李小花通过精神力沟通让这两个狗可以听懂人的简单指令。这两个狗还是从山里抱来的,是猎户养的,一般人家自家都吃不饱,现在有没有小偷小摸的,都不会养狗的。
孙大郎住的屋子里,李小花给她打了个炕,还弄了一个灶台,让他可以自己烧水喝。李小花做的这个炕,当地人都没用过,只是以为这样省打了木床。
孙大郎不但要放羊,还要割草晒干,等冬天的时候羊还有草料吃。羊粪也专门收集起来到粪池里。李家吃什么就给孙大郎吃什么,不够吃就自己去灶台打饭。
李小花把家里事情安排好就决定做水车。陕西有两大水系,以秦岭为界,分属黄河和长江两大流域水系。秦岭以南为长江流域水系,秦岭以北为黄河流域水系。陕西的水资源分布极不平衡。陕北高原和关中平原都是少水区,而秦岭安康,汉中,商洛部分地区属足水区,z水资源很丰富。
李小花家附近就有河流经过只是不是所有良田都能浇上水,有些河流因为有阻碍物就流向别的地方了。
李小花要是种水稻的话,田里就得经常能浇上水,所以李小花决定自己建一个水车。
她先实际考察了水的走向,有些阻碍的地方,她就准备挖一个沟渠,把水引到良田附近水池子里。然后在水池子里建一个水车,就可以把水洒向田里了。李小花决定沟渠和水池子都用水泥,这样也不会容易被催垮。这个工程有点大,目前家里钱都投在了羊身上,店铺里的收益也很少,因为天气炎热,食物放不住,无论是豆腐还是豆干。
李小花想着自己可以慢慢做水车零件,李小花要做的水车大概在十米高的样子。自家田不多,用不着造很大,再说造大了,费的铁钱也多。水车由一根长五米,口径半米的车轴支撑着二十四根木辐条,呈放射状向四周展开。每根辐条的顶端都带着一个刮板和水斗。刮板刮水,水斗装水,河水冲来,借着水势的运动惯性缓慢转动着辐条,一个个水斗装满河水被逐级提升上去。到了顶部,水斗水自然倾斜,将水注入渡槽,流到了要灌溉的农田里。这个车轴得用铁做,得找一个好的铁匠。
城里有一个叫平老头的铁匠,他们家几代人都做铁匠。可是铁比较贵,农人买农具或者菜刀等才会找到铁匠,其余时候都没有生意。一家十几口人挤在一个小院子里。虽然他家手艺好,但是平常农家买个物具非常珍惜,几年都不用更换,因而生意不景气。
李小花今年十一岁了,由于吃的好,她还可以吃空间里有营养东西,营养跟得上,这一年个子长的很多。出门做少年郎打扮,人不仔细看都看不出来。李小花找到平老头说了这个水车的事情,平老头以前没做过这个东西,有点犹豫。
平老头有两个儿子都继承了他的手艺,大儿子平大郎比较老实,喜欢专研,闷头做事;二儿子平二郎性子圆滑,就由他来接待顾客。这时候平二郎就凑过头来看了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