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先生大名鼎鼎,晚辈赵诚在这里见过了。”
赵诚向欧阳锋行了一个晚辈礼,言语中毫不掩饰尊重。
或许欧阳锋不是一个正面人物,但他一生却光明磊落,从来不装,从不为自己作恶找道德旗号来遮掩,老子就是这么恶毒,这么不君子,这么争强好胜。
而且他的一切行为都只是为了成为天下第一,并没有因为这个目的而无恶不作。
比较讨人嫌的坏人是作恶目的之低下,手段之卑鄙下流,为人之面目可憎,像田归农、郑克爽之流真是强烈鄙视之。
欧阳锋虽然作恶,但是不能否认他真是一代宗师,极具宗师气度,胸怀宽广,言而有信。
“赵都督有礼了。”
欧阳锋同样回了一礼,赵诚的实力值得他尊重。
面对禁武堂以及灵鹫宫的包围,欧阳锋依旧不慌不忙,神色淡定,尽显宗师气度。
赵诚缓缓一笑,袖袍一挥,扫落一片积雪,坐了下来。
“欧阳先生,请坐。”
欧阳锋惊疑不定,不知道赵诚心里卖的什么关子,但还是坐了下来,两人对视。
“可惜良辰美景,无茶无酒,大煞风景。”
赵诚叹息一声。
“赵都督还是有事直说吧。”
欧阳锋也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了,一眼就看出赵诚是有目的。
“好。”
赵诚也不再卖关子,直视着欧阳锋:“欧阳先生,在下想请你担任禁武堂供奉。”
“供奉?难道赵都督不知道在下的名声吗?”
“名声?可笑,区区江湖声名,有何意义。”
赵诚哂笑一声:“何况朝廷广纳贤士,海纳百川,对欧阳先生这样的人才是来者不拒。”
欧阳锋眯了眯眼,脑海中飞速思考着利弊,对于朝廷他也没什么抵触,或者说欧阳锋行事只凭内心,其他人的眼光与他何干。
原著中他就加入过完颜洪烈一方,抢夺武穆遗书。
因此他直言道:“赵都督,加入禁武堂对我有什么好处?”
“我知道欧阳先生的愿望,唯有武功而已,在下可以承诺,大内武库可以向欧阳先生开放。”
赵诚自信一笑,这个诱惑他绝对无法拒绝。
“当真?”
果然,欧阳锋呼吸顿时急促,急忙问道。
“自然。”
“好,我答应了。”
天山童姥逝去,灵鹫宫和三十六洞七十二岛群龙无首,这样一大股势力赵诚自然要抓在手里。
他一番游说,将木婉清推了出来,担任灵鹫宫之主,同时又答应解除三十六洞七十二岛众人的生死符,让双方暂时归心。
他也不需要这些人死心塌地,因为这是不可能的,但只要朝廷大势已成,武林中人尽皆俯首,到时候这些人自然没有二心。
三十六洞七十二岛这些人虽然名声不显,但却遍布大江南北,在江湖底层中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从这些人开始布局,灌输朝廷的理念,到时候辐射整个江湖,那就简单多了。
不过临走前,赵诚让他们多多关注北海冰火岛,要是能找到谢逊他们藏身的地方,对赵诚来说是个绝佳的助力。
将灵鹫宫的各种武功收藏打包一份,赵诚便带人返回京城。
他要从这浩瀚的武学中领悟出属于自己的东西。
大内藏书阁内,书籍浩如烟海,不仅仅局限于武功绝学,更有道经佛经,诸般杂学。
赵诚找到了很多仅限于纸上的武学道理,甚至一些奇门外道,诡秘旁门的东西,也被归之为杂学,凌凌乱乱的撩在书架上,许多笔记,感想似的文字,也无人整理,看起来这些东西就不为人重视。
能保存下来,还要多亏了这里是大内藏书阁的原因。
事实证明,很多时候,珍珠总是藏在淤泥里,在整理这些武学藏书的过程中,赵诚屡屡有所发现。
有时书名会误导人,赵诚就在一本唐代残本《金钟罩》里,发现了许多神妙之处,仔细琢磨才发现,这本《金钟罩》根本就是《不坏金身》的残篇,起了一个烂熟的名字,而这里的三十多本《金钟罩》,竟然有一半的书籍内容是不尽相同的。
这些秘籍,有好有坏,又粗陋之处,也有精妙神奇之想,很多时候只是秘籍作者自己的两句前言不搭后语的感想。
但在赵诚看来,却是无比珍贵的灵感,智慧。
特别是那些江湖中流传甚广的武学,三十七个版本的《铁布衫》,五十一个版本的《鹰爪手》。
就连《草上飞》也有十二个门派,二十九种不同版本。
很多除了名字,内容完全不同,赵诚以一叠白纸,常常三两页就录下了其中的诀窍,他每日阅读数千本武学典籍,身前的白纸越来越厚。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