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内波武器辩证

  赵章顺摇了摇头。

  虽然在叶知寒的放手式无心“培养”之下,这位数学鬼才已经成为了核物理领域的中流砥柱。

  但终究不是全才。

  而从空气动力学学成出来的钱月林和郭怀义,微微点了点头:“没有具体研究,但听说过。”

  黄许华拿出图纸,简单画了一个大振幅内波记录图。

  横坐标是时间,纵坐标是深度。

  而实线和虚线则代表不同温度的水体。

  而不同深度下,实线和虚线形成了一个错落有致的余弦波。

  而波峰到波谷的高度落差,达到了三百米。

  如果把这个抽象的波形图进行简单的解释,就是在这三百米的深度之内,水温在二十四小时内,经历了四次剧烈的温度变化。BiquPai.CoM

  而且温度差异十分明显。

  “这是我在潜艇下潜实战实验中记录下的潜艇所在水域的不同温度变化,”黄许华道:“正常情况下,水温随时间变化不可能这么剧烈,通过调查和研究,我发现这只能是水体变动引起的。”

  “也就是这个余弦波,即是内波,而这个内波的振幅,已经超过了三百米。”

  “我国自行研发的核潜艇最大下潜深度,虽然没有进行极限测试,但根据下海实验来推算,应该在两百五十米到三百米之间。”

  “据此推断,丑国的核潜艇,以及普通常规潜艇,下潜深度极限也就是三百米左右。”

  黄许华越说越激动,手指不停的在余弦波上比划着:“这代表着什么?如果我们可以研究明白这个内孤立波,并能制造出可以人为内孤立波,那我们就相当于制造出了可以轻松克制潜艇的武器,因为我们可以轻松的把潜艇按到极限下潜深度以下。”

  说着,他把叶知寒墙上挂着的世界地图取了下来,手指比划着吕宋海峡:“在前往战场和返程的过程中,这里是最能够明显感受到内波的地方,在这里研究,我相信一定会事半功倍。”

  黄许华说完,所有人点了点头,然后拿起酒杯抿了口酒,又摇了摇头:“不太懂,说直白点。”

  黄许华:……

  “简单说,潜艇会有一个现象,在国际上的叫法称之为‘掉深’,这个你们知道?”

  赵章顺点了点头:“这个知道,二战中有不少潜艇在海水中行驶的时候,会突然浮力不足开始下沉。”

  黄许华:“知道掉深就容易跟你解释了,海水浮力主要由密度决定,密度越大,浮力越大,反之亦然,这个很容易理解。”

  “而海水的密度,取决于海水的温度、盐度和压力等因素,而在垂直方向上,因为这些因素的影响,海水密度会出现显著变化,这出现变化之后所产生的两层海水之间的过渡层,在学术上叫做海水密度跃层。”

  “而内孤立波,就是因为这个跃层出现的。”

  叶知寒问道:“这个内孤立波,对潜艇影响有多大?”

  黄许华道:“很大,如果上层密度大,下层密度小,就会导致浮力突然减小,潜艇会失去依托快速下沉,如果不采取紧急上浮的自救措施,那么几分钟之内,潜艇就会跌落至极限深度以下。”

  “在海面之下,每十米就是一个大气压,而内孤立波的振幅,达到了三百米,也就是说,一旦潜艇在遇到激烈的内波,且第一时间没有采取措施,那就永远无法翻身了。”

  赵章顺道:“那是不是可以把这个内孤立波理解为在海面之下的浪潮。”

  黄许华摇头道:“比浪潮要严重的多,海浪的回复力接近重力,能量有限,所以不会有太大的振幅,”

  “但内波发生在海面以下,除了受本身重力之外,还受周围海水的浮力,与重力相平衡,在同等量级的扰动之下,约束它的回复力要小得多,所以振幅可以非常大。”

  “因为海浪影响而造成的舰船沉没事件屈指可数,但几乎所有潜艇的莫名失踪,却都是因为内孤立波。”

  叶知寒道:“但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内孤立波虽然对潜艇的威胁很大,但我们还是需要考量一下这个是否能够像鱼雷、导弹那样,对敌方潜艇造成致命打击,如果只是有概率的话,这是要不得的。”

  黄许华道:“如果我们可以制造出频率足够大的孤立波武器,那就不是概率,而是必然。”

  内孤立波的频率,决定着海水层的变化速度。

  之所以自然的孤立波所造成的掉深能够挽救回来,是因为其自然存在的内孤立波,变化比较缓慢。

  从黄许华的图纸上也能看出来,二十四小时中海水的变化,供给出现的高低温波峰只有四次。

  也就是说一个完整的从最低温到最高温的变化,大概在十二个小时。

  在这么慢的时间尺度下,潜艇能够提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9:http://www.xszww2.com/34_34455/2202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