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一百年不动摇

  翔宇同志离开后,故宫参事院,一次宏大的百年方针会议召开。

  除了参事院的智囊团外,所有参会人,职务不下副国。

  华夏的伟大复兴,无论对谁而言,都是一个宏大的项目。

  军工的自强,为华夏创造出了可以蓬勃发展的土壤。

  但复兴的道路,则需要周密的计划以及谨慎的前行。

  华夏的体量太大。

  曾经有一位西方的政客给出了这样一句评价——如果华夏崛起富强,那整个西方国家都只能去吃草了。

  二战之后,在全球经济复苏的浪潮之下。

  涌现出了一批所谓的“发达国家”。

  当然,在1964年第一届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之前,还没有发展中国家的概念。

  只有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说法。

  分类也很简单,除了欧洲以及北美大陆部分国家之外,其他都是不发达国家。

  但如果细看这发达国家从何而来,就能发现这所谓的“更文明、更自由、更发达”的“发达国家”,背后写满了血腥和掠夺。

  以欧洲举例,二战之后百废待兴的欧洲,得以迅速恢复战前水平,重新跻身发达国家行列。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便是以丑国为首的西方阵营,掌握着全球的资源。

  也就是说,以当下的人类科技发展水平,集全球的资源,才供养出了这两亿人口的“发达国家”。

  所以如果看清了这个逻辑之后,再回过头去探索华夏的发展道路。

  难免倒吸一口冷气。

  华夏是五万万人口的国家。

  是全球发达国家人口总数的两倍还要多。

  而假如生产力水平没有得到长足的突破,那就意味着,哪怕现在欧美大陆的国家全部变成贫民,也未必能使华夏摇身一变,变成发达国家。

  所以,华夏要想富强,就必须两手抓。

  一手抓科技。

  一手抓资源。

  所有人都非常清醒。

  华夏想要实现复兴,靠全球资源蛋糕的“边角料”是肯定不行的,必然会动这些所谓“发达国家”的蛋糕。

  所以华夏需要拥有资源分配的能力。

  这也是第三世界大团结的主要目的。

  第三世界国家中有许多拥有资源丰富的穷国。

  这些国家拥有着大量的资源但却有着较低的人口和工业水平。

  在丑国为首的西方世界眼中,这都是可口的肥羊。

  但在华夏眼中,则是急需团结的队友。

  这些资源丰富的穷国,哪怕每一个公民都富裕起来,依旧能够余出来大量的额外资源,这都是可以供华夏复兴的重要染料。

  当然,前提是华夏的工业水平和科技水平能够实现生产力的跨越。

  所以,对于欧美大陆“发达国家”的认识中。

  欧洲能够提前百年完成工业革命,所积攒下来的雄厚的工业基础,也是他们得以成为“发达国家”的重要原因。

  这同样也是华夏需要汲取的经验。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也是能够产生大量工业附加值的唯一途径。

  至此。

  华夏的复兴道路基本明确。

  一份华夏百年发展方针,在参事院起草,子任同志审批之后,正式落地。

  尽管这份指引者华夏发展策略的方针不出故宫,不下副国。

  但却自此,为华夏指明了复兴事业的伟大道路。

  【一,联合珐国打造东西方世界的新两极,分摊风险。

  二,提出一带一路计划,团结第三世界国家,获取第三世界资源分配资格,实现落后国家的独立以及共同富裕。

  三,大力发展教育及科技,达到全球领先水平。

  ……】

  “这一份方针,是华夏发展的核心指导思想。”

  “往后的每一届领头人,必须学习,贯通,并要学会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调整。”

  “但大方向是不会错的。”

  子任同志看着参事院中的一众智囊,道:“没有人知道这一百年不动摇的方针,会在多少年之后实现,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们这一代人是看不到了。”

  “但我们都坚信,只要方向正确,总有一天会到达彼岸。”

  “或许这个过程会很痛苦。”

  “但毕竟是全球五分之一人口的全面崛起,总是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

  “但我相信百折不挠的华夏人民,一定能够凭借自己的努力稳步的达到自己的目的。”新笔趣阁

  全球人口五分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9:http://www.xszww2.com/34_34455/1901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