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不赚,但稳不赔

  子任同志将叶知寒的忠告听进了心里。

  其实叶知寒的担心,参事院也针对性的研讨过。

  并且提出了在工业发展模式上的改进方案,也在逐步推进实施。

  但让人不明白的,是叶院长在提出建议之前的那一连串的不知所云的内容。

  什么四相,什么太空,什么天渊,什么星载……

  刚才叶知寒连气都不带喘的说的一大段话,无疑是用最晦涩难懂的例子,论证着简单的道理。

  他不举例倒也还好,一举例,反而让这个简单的道理变得扑朔迷离了许多。

  “你刚才说的‘天渊’,还有什么星载导弹,是什么东西?”

  子任同志打开了叶知寒口中的“暂时可以考虑”的那个文件夹。

  随着一页一页的翻看,脸色越发挣扎。

  微微后仰着身子,眯着眼睛皱着眉头,不知不觉得点燃了手上的香烟:“这是啥子?”

  叶知寒道:“星载导弹,属于蚊香计划的延伸。”

  “但我记得你说过,蚊香计划是洲际导弹理论的错误道路?”

  “在洲际导弹上是错误的,但它的一些原理是没有问题的,”叶知寒道:“星载导弹的原理就是用更快的速度,发射出一个运行在近地轨道上,且永远也不会落地的高空导弹发射基。”

  叶知寒声音落下。

  房间内一片寂静。

  就连子任同志手指间的烟雾,也有几分凝固。

  “这个想法,会不会太超前了?”

  在叶知寒休息这段时间,参事院和五院也召开了不少次会议。

  五大机工部的负责人和技术总工也多次前往京城来参加一些定调会议。

  这定调会议也很简单。

  就是在叶知寒休息的这段时间,把各个机械工业部所能够处理的事情进行解决和稳步推进,以确保叶知寒重新回到工作的时候可以得心应手。

  参事院甚至专门着重听取了钱月林、郭怀义、赵章顺和黄许华等人的意见,并且增加了决策的权重。

  因为叶院长亲自说过,钱月林和郭怀义是最懂他的人。

  而黄许华和赵章顺又是与叶院长共事最久的人。

  因此,在综合了这几位的意见之后,参事院对自己指定的路线十分有信心。

  不说百分之百,至少也得和叶院长的想法有个百分之八十的契合。

  于是,在这几个月以来。

  五院的主要研究方向就是导弹、原子弹、核潜艇三个项目的建设。

  可谁能想到叶知寒一出院就要搞星星。

  直接走出一条所有人从未设想过的道路。

  而且放眼全球,也是绝无仅有的幻想。

  “在有蚊香计划的验证数据的情况下,理论上已经不再有什么问题了,”叶知寒道:“我们现在已经有了人为制造一颗星星的能力,只要发射出足够的速度——7.9KM/s。”

  “最重要的是星载导弹有许多优点,是其他发射基所不具备的。”

  “星载导弹进入绕地轨道之后,不需要燃料,就可以进行长达数十年甚至数百年的巡航。”

  “星载导弹在绝对安全的高度,导弹发射之后,就会进入第三阶段,所以极难被拦截。”

  “星载导弹的可以实现从高空到目标的点对点打击,对于轨道计算更加简便。”

  “最重要的是,从高空坠落的导弹,本身就具有卫星自转的初速度,再加上万有引力的影响,可以赋予它极大的动能,这就直接规避了我们当下弹道导弹工质燃料的短板。”

  “在我看来,导弹想要一跃成为大国重器,成为一个国家国土安全的保证,需要补上几个短板——确保可以打出去、并且打得足够远、打得足够准。而显然,星载导弹完美的补上了这些短板。”

  子任同志听着,只是点头。

  相比较与文件中写的天书,叶知寒的描述,要让人容易理解很多。

  “理论虽然可行,但实际上去做的时候,可不是单独看理论的。”

  “对,”叶知寒道:“所以我提议先缓缓,由我带队为华夏的未来军工发展的轨道铺的远一些。”

  “会否太着急了?”子任同志问道:“你是五院院长,应当是运筹帷幄,落子有声,而不该是一股脑的把棋子丢在棋盘上。”

  “满汉全席也要一道一道的上,你这一下子上一桌,恐怕会消化不良啊?”

  叶知寒摇了摇头,道:“我这么做也是为了五院更好的发展,”

  “建设好华夏军工的发展轨道,那么五院这个列车,就不是只有我才可以驾驶的了,对五院的发展会好很多。”

  “我认为,不缺叶知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9:http://www.xszww2.com/34_34455/1901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