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为了华夏民族伟大复兴

  这种感觉,叶知寒已经很久没有感受到了。

  当自己的思考和畅想,不再只是幻想。

  当军工设计的每一个细节,都可以落实做到。

  这种畅快淋漓的感觉,让人当饮一大白。

  时间由昼入夜,

  又悄然又夜转昼。

  屋门紧闭,警卫员多次在深夜看屋里亮着灯,轻轻敲门,都没有得到回应,以为叶院长是已经睡着了,忘记关灯而已。

  但直到次日下午,当叶知寒顶着乱糟糟的头发和黑眼圈走出房间的时候。

  他才知道叶院长原来一夜都没有合眼。

  可却是依旧精神。

  叶知寒手里抓着笔记本,一只手拿着钢笔,急匆匆道:“备车,故宫,去故宫!”

  警卫员看在眼里,这位瘦弱的叶院长像是一个冲锋的战士,斗志昂扬。

  “收到!”

  警卫员也被感染,大声回应过后,离去备车。

  叶知寒快步向五院门口跑去,紧紧的攥着手中的笔记本。

  这里装着华夏一年内完成驱逐舰改造,三年内完成原子弹制造的大体规划。

  至关重要。

  这份规划或许不完备。

  但已经是一个华夏现阶段工业水平可以生产出来原子弹和舰载反应堆的基础思路。

  背后还需要付出多少的血泪,不得而知。

  但至少,在他花费了一天一夜,将自己所有的知识全部翻出来进行梳理,当他把所有晦涩难懂的核物理理论与华夏当下的工业水平相结合,当他写完这将近一本笔记本之后,

  他看到了华夏这颗蘑菇蛋的可行性。

  汽车飞快的向故宫方面赶去。

  此时的广场上无数仪仗队正在整齐划一的进行演练。

  一些从全国各地调来的坦克、卡车,此时一车一车首尾相接。

  在故宫门前摆成了一条气势恢宏的长龙。

  叶知寒这才一拍脑门:“今天几号了?”

  “九月三十号,明天就十一了。”警卫员激动道:“今年的国庆一定非常热闹,百济战争胜利,全国人民都激动着呢。”

  叶知寒看着这广场上的仪仗队,已经从全国各地汇集至京城的钢铁长龙,半晌不言,思索着什么。

  故宫。

  菊香书屋中,几位大儒和子任同志正商讨着明日阅兵前的发言稿。

  过去几次国庆发言,都是由几位大儒拟定,最后他稍作订正。

  但今年的发言稿,他怎么都不太满意。

  整个菊香书屋斟字酌句,好不热闹。

  直到叶知寒敲门进来,子任同志那满是纠结的脸上,才出现了几分释怀:“你们再商讨商讨,我和知寒同志简单聊两句。”

  几位大儒离开,菊香书屋清静了下来,子任同志这才松了口气。

  远仁同志从外面拿着茶水走了进来,将茶放在桌子上,随后看向叶知寒:“知寒,好久不见。”

  “远仁兄长,你怎么回来了?”

  叶知寒从座位上站起,随后和这位许久不见的老友拥抱。

  百济战争之后,因为丑国舰队在华夏海域迟迟没有撤退的原因,空特一连没有来得及回京,就立马南下。

  算起来,也有好几个月没有见了。

  远仁笑道:“这么重要的日子,我们空特一连肯定要露个面的。”

  “夜龙现在还不适合出现,”叶知寒道:“现在丑国还没有察觉,我认为还是保密为好。”

  远仁道:“放心,这次我们驾驶的是常规的米格-15,当然不会傻到把夜龙给暴露出来的。”

  “那就好,”叶知寒看向远仁,笑道:“兄长现在看起来有些大将风范了。”

  “那倒还差得远,”远仁道:“不过百济之后,现在空特一连的所有战士都是信心满满了,我们现在不怕丑国的秃鹫了,但是心疼海军啊。”wap.biqupai.com

  “如果我们的海上力量如空中力量一样也有一支利剑,张帅恐怕就不会这么别去了。”

  “这是张帅让你给我说的吧?”叶知寒苦笑道。

  “也不算是,我在胡建呆了这几个月,自己也长眼了,是真的受气,不然张帅也不会忍不住用那些老破小去硬着头皮搞军演了。”

  “搞军演?”叶知寒微微皱眉,转头看向子任同志:“我怎么一点儿都不知道呢?张帅往五院发了五封信也没有提这个事儿。”

  子任同志道:“我也刚刚审批通过的,在明天,也就是十一当天进行。”

  远仁叹了口气,道:“张帅说如果十一这天丑国的舰队还敢再来巡查,就让他们沉在海底。”<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9:http://www.xszww2.com/34_34455/1901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