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且听龙吟

  按照中科院的设计,炮弹的发动原理也很简单。

  首先,将炮弹放进管道填弹室,管道通电的瞬间,电流会同时通过炮弹的多匝线圈,使炮弹变成一块电磁体。

  其次,通电管道通过电磁凝聚效应,在短时间内会产生强大的同向磁场。

  最后,炮弹的感应磁场与通电管道的感应磁场相互排斥,于是形成电磁弹射效应,于是就赋予了炮弹一个初速度。

  这个实验其实也非常简单,找一个足够长的线圈,将其通电。

  然后找一个七号电池,用导线连同正负极,形成闭合电路。

  然后把七号电池放进铜电线圈。

  就能够得到一样的结果。

  至于炮弹运动起来之后,用到的理论数据便不是中科院的手笔了。

  后面的偏转过程和加速过程,叶知寒之前的报告已经解释的很清晰,便无需再额外赘述了。

  炮弹处理放置完成,叶知寒便快步向总控中心走去。

  ……

  山脚下。

  偌大的总控中心,只有赵章顺独自在测算着发射相关的数据。

  “炮弹已经处理过了。”

  叶知寒走进总控室,然后将新的炮弹参数交给了赵教授。

  赵章顺急忙根据管道总长、炮弹参数和电磁参数对出射速度进行测算,随后将计算出来的末动能带入弹道公式,对炮口的角度,进行了一定的调整。

  “说实话,”赵章顺一边计算,一边说道:“你之前把这个比作扔石头,是真的一点都不错。”

  “尤其是这几次测试过后,越来越觉得这个军工设计,真应了那句老话。”

  叶知寒问:“哪句?”

  “大道至简。”

  赵章顺道:“许多参数都排除在了弹道计算的影响因素之内,整个运作,就像是挥舞着手臂扔石头一般粗糙,近一点的准头还行,远了之后,那基本就是十公里二十公里的误差。”wap.biqupai.com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叶知寒道:“现在咱们水平还差一点,那目标只有一个,能扔多远就扔多远。至于准度什么的,等到以后工业水平上来了再去追求吧。”

  赵章顺把所有的参数调整完成之后,搓了搓手,看向那颗红色的发射按钮。

  “你按还是我按?”

  “再确认一下,是朝着倭国吗?”

  赵章顺指着几个参数:“你看,北纬35度41分,东经139度44分,没错了。”

  “朝着丑军驻倭军事基地?”

  “是啊,长崎,丑第七舰队总部。”

  “哦,那就行。”

  赵章顺道:“谁按?”

  “我来吧,”叶知寒道:“我是做这个决定的人,如果出什么问题,我来负责。”

  听到叶知寒这么说,赵章顺有些生气,伸出手直接拍下了按钮。

  一时间,在管道沿路,方便夜间施工的照明灯,突然亮起。

  飘荡在凤凰山上的烟尘土屑,仿佛在这一刻突然凝滞。

  赵章顺道:“有什么后果我负责,对华夏来说,你比我的用处大多了。”

  “赵叔……”叶知寒感动的看着赵章顺。

  “其实我没有瞄准长崎,”赵章顺道:“北纬35度41分,东经139度44分,是东京的经纬度。”

  叶知寒一愣,随后喃喃道:“赵叔,你太任性了。”

  锃!

  突然间,一道刺耳的金属摩擦声响起。

  山脚下的尘土,骤然上扬。

  接着,一道高昂的嗡鸣声,从这条金属长龙的身体里,不断的传出。

  嗡嗡!

  嗡鸣声不断的由远及近、由近至远。

  整个凤凰山下,除了五院的学生之外,大多人倒已经见怪不怪了。

  “每次测试都这样,有什么好测试的?”

  “就听个响。”

  “要我说,还不如找个留声机,把这个声音录下来,让那些知识分子们自己在屋听着。”

  “就是,别耽误我们工作。”

  ……

  他们不知道这管道里面发生了什么事,不知道管道里现在的这颗石头,未来可能会变成威力无比巨大的核武器。

  他们也自然不知道这炮弹会打到哪里,会有什么意义。

  人民的目光的确并非总是长远的,但华夏前进的每一步,都有他们的血和汗。

  叶知寒和刘志民从总控室走了出来。

  抬头看着天空。

  那忽远忽近的龙吟,随着管道,盘旋上升。

  越发急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9:http://www.xszww2.com/34_34455/1900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