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鼓励晚婚晚育

  “呵!简直可笑!荒谬之极!陛下圣明,断不会听你所言!”

  这个大臣衣袖一摆,向李晋拱了拱手。

  和珅依旧不卑不亢,“我这是拿事实说话,这乃是事实!怎么就可笑了!这等陋习就应该改!”

  “祖宗律法什么都是陋习了?你这简直是数典忘祖!”又一个官员站出来对着和珅就开喷了。

  “数典忘祖?本官查了京城数十例,此乃事实真相!岂容你在此驳斥!”和珅一甩衣袖,也开始喷了起来。

  李晋也有些头疼,要他们这些古人接受先进知识,简直难于上青天。

  “陛下,户部尚书胡说八道,罔顾祖制,在这太极殿上妖言惑众,臣请将其革职查办才是!”某个官员站出来向李晋行了一礼道。

  李晋揉了揉眉心,“祖制是该改,随着时代的进步,许多祖制已经成为了枷锁,该废除的就废除,有些也应当予以保留,这不是背弃祖宗,而是时代发展的进步。

  这件事依朕看,既然和大人已经有了调查结果,大家纵然恪守祖制没错,但也不能否定事实真相,所以朕想了个折中折的办法,大家都退一步。

  将成婚年龄推后至十六岁,仅往后推迟两年,另外昭告天下,向百姓严明所谓的早婚和晚婚的利弊,任由百姓自己选择,总之一句话,非十六岁不得成婚!”

  现在这群人把十八九岁结婚就叫做是大龄剩女了,想要直接强制改革,这是不现实的事情。

  皇帝也不可能说什么就是什么。

  所以李晋想了个折中折的法子。

  推迟到十六岁,这说早也不早,说晚也不晚,比起十四岁而言,却还是要好很多。

  即便在李晋穿越前,也有不少十六岁就已非完璧之身的事情了。

  那个时候,有不少人对第一次的这个概念没有太在意的想法,或许是出于无知,又或许是出于自愿,又或许是被迫,总之这部分人有不少。

  而大唐,女子若是被夺去了第一次,要么嫁给他,要么自裁保全名节。

  甚至别说被夺去第一次了,就是在大街上牵个手,都必须结婚!

  要不然就是弃女儿家名声于不顾,不少人也会上吊自缢的。

  李晋选的这个折中折的办法,也是出于无奈。

  毕竟若不退一步,依旧任由来了葵水便可成婚这一条继续危害女子的话,大唐人口啥时候才能发展起来啊,动不动就搞难产,医疗水平还那么落后。BiquPai.CoM

  李晋这个折中折的办法让反对生直接就熄灭了。

  因为十四和十五以及十六岁结婚是最常见的,超过十六岁就得是大龄剩女。

  现在最低十六岁结婚,也不是不能接受的事情。

  反正最低十八岁不行!

  有些人早的话就十四岁结婚,一般会等到十五岁及笄,晚一点的会等到十六,反正十五岁及笄之后就要面临催婚。

  “陛下圣明!”

  文官集团这边的人没话说了,直接一个马屁送上。

  “这件事情就由商部督办吧,登在大唐日报上面。”李晋有些无奈,事情还是没达到自己预期所想啊。

  “臣遵旨。”

  长孙无忌行了一礼应下。

  李晋还想搞一夫一妻呢,但李晋清楚,这绝对不可能!

  这个整个时代的人都不可能理解的概念,在这个男尊女卑的时代,一夫一妻是绝对不可能的!

  “另外,凡双方均为二十岁之后结婚再生子的人,不论所生男女,生一个由官府奖励一贯钱!第二个奖励两贯钱,第三个奖励三贯钱,以此类推!

  官府先行拨款,上报户部之后,由户部从国库拨出,若查实当地官府作假虚报,一律斩首抄家,死后不得立碑祭祀,且祖孙三代不得为官!”

  李晋这时候又杀了个回马枪,开了一个福利政策。

  李晋这番话一出,不知多少人瞪大了眼睛。

  卧槽!

  还能这么玩啊!

  普通百姓为了这点钱,不知会有多少人选择二十岁以后再结婚!

  一贯钱可就是一个家庭一个月的开销啊!

  这生个孩子就有了。

  而且生第二个就有两贯钱了。

  这特么的不就是鼓励生育吗?还是鼓励晚婚的那种?

  但他们这能说什么?

  又不要他们掏钱,还鼓励生育,发展人口,这又有什么不可以的?

  最主要的还是不需要他们掏钱。

  李晋这条政策一出,绝对是引起大部分百姓响应的。

  “陛下圣德永昌,大唐与天同休!”

  文武百官又一个马屁送上。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9:http://www.xszww2.com/122_122628/689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