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又出事了

  沈桃和林蔷签订合约后,就动身去各个联盟所在的村子转一转。

  比如木匠联盟了。

  美食联盟啦。

  她打算在屏县开一个学堂,请夫子教联盟里的人识字,自然是免费学。

  倒不是想让他们有多高深的学问,就是让他们识些字,也好独当一面。

  现在距离秋收已经过去三个多月,眼看再有一月就要过新年。

  屏县这地界应是处在南北交接的地方。

  天冷,又不是冷的极致。

  也下雪,可要不了多久又会融掉,就连孟蒲县的河道都常年不结冰。

  沈桃穿着厚厚的棉袄,却感觉凉气顺着缝隙往衣服里钻,冷得她无处躲藏。

  她松开马缰绳,嘶哈着把手互塞到袖子里,任由马拉着车在广合村慢慢地走着。

  广合村也就是木匠联盟所在的村子。

  沈桃无聊地打量四周,瞧见不远的地里站着几个人。

  这个时间段还不到农忙季节,照理说不该有人在地里啊?

  看起来……好像是在丈量土地。

  没听徐以德说最近要量地啊。

  马车晃悠来到陈木头家门口,陈宁赶紧迎出来,“东家,你来了!”

  沈桃跳下马车,随手把马拴到一棵树上,“最近怎么样,管得还顺手吗?”

  陈宁已是一派大掌柜风范,“顺手着呢!现在第二期木匠学堂都开起来了。”

  “第一期就结束了?时间这么短,只学了个皮毛吧。”沈桃知道,但凡手艺活,都得日积月累才能出师,月余功夫只能学点皮毛。

  陈宁摇头:“第一期没结束,第一期我爹在教,第二期是我二师兄张奇教他们基本功。

  旁的不说,就第一期的赵家几兄弟,还有李二娃,孙有粮,这都顶了大用了,每家都不少赚呢。

  现在活越来越多,村里人又催,干脆开了第二期。

  两期同时开,还有不少外村人来学呢!”

  沈桃满意地点头,又问道:“我刚才看到地里有人,好像在丈量土地,是县衙的人吗?要重新量地?”

  陈宁:“我听旁人说,那是李二娃家要卖地呢!”

  沈桃震惊。

  这年头,地是农民的宝贝,除非过不下去,否则没人会卖。

  古代人之所以重农抑商,那是有缘由的。就比如天灾人祸时,农民过不去了,只能卖地。商人会把价格压得低低的,大肆收地。

  等到来年灾荒过去,商人手握大量土地,而农民却无地可种。

  这年代粮食不高产,也不能进口,一旦农民不种地,就没吃的。

  一个县城都不种地,那整个县城都没粮吃。

  所以沈桃从未想过要让农民放弃种地这件事,因为这是在动摇国本。BiquPai.CoM

  朝廷要是知道了,第一个就会拿她开刀。

  所以她才想让更多妇女来参与劳动。

  农忙时汉子伺候地,女人干零活赚钱,两不耽误。

  沈桃又问陈宁:“李二娃家为啥要卖地?”

  陈宁:“嗐!李二娃他爹前阵子上山掉到猎户挖的陷阱里了,把腿摔断了,听说落病了,以后都干不了农活。

  他家就李二娃一个男娃,他也才十三四岁,凭他一个也种不下这么多地。

  他娘想着李二娃有手艺,比种地还赚银子,就想把家里的地卖了。”

  沈桃:“旁人没起卖地的心思吧。”

  若是个别现象也是可以理解的。

  陈宁没看出沈桃凝重的面色,半开玩笑道:“咋没有?我听说卖干菜的村子有地主收地,给的价格不错,不少人都动了心思呢。

  就连我们广合村被李二娃的娘一鼓动,都有不少人想卖地呢。”

  “鼓动?李二娃的娘咋说的?”

  陈宁学着二娃娘的神态道:“我家三亩多地,辛辛苦苦一整年,大半粮食都顶了税粮,手里根本就剩不下。

  现在二娃做点木匠活,也不用交税,赚得银子都实打实落入口袋,多美!

  不行你们也把地卖了吧,专心做活赚钱,往后去县城买个房子当人上人。”

  沈桃和陈宁交谈之际,广合村的赵爷家也不太平。

  赵老大:“爹!你就放我出去吧!买李二娃家地的人马上就走了,再把人家请回来,人家不见得乐意再跑一趟。”

  赵老二:“爹!李二娃家都能卖地,我咋就不能卖?”

  赵爷的手在桌子上拍得砰砰响,“放屁!咱们是农民,世代守着土地过活。

  我给你们买地分家,我容易吗?

  我辛辛苦苦攒了一辈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9:http://www.xszww2.com/55_55339/3102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