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筹划暗卫

  “不管如何,舅舅需要尽快找到这些叛贼,若是被他们暗中谋划起义成功,会对帝都造成极大影响,甚至会影响到大汉的威望。”

  刘辩皱眉严肃说道。

  帝都乃是一个国家的颜面,如果连帝都都出现起义造反这种事情,那足以说明这个国家都多么腐朽破败了。

  不仅会让普通百姓对大汉大失所望,更会让那些有些资本实力的势力暗生歹心。

  恰如有着四世三公金招牌的汝南袁氏,他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在天下亦有着极大的名望。

  历史证明,袁氏也确实是东汉崩溃,三国前夕最大的赢家。

  整个天下都围绕着袁术袁绍两兄弟转。

  袁绍在黄河以北,雄踞河北一带;而袁术则在黄河以南,霸占南阳之地。

  天下英雄豪杰去往最多的去处便是这两兄弟的地盘。

  若不是袁绍与袁术不合,最后闹掰了,天下或许真的会为袁氏一族所取。

  “放心吧侄儿,不出半月,这些乱臣贼子必将被秋后问斩。”

  何进用力拍了一下大腿,信誓旦旦道。

  “越早越好,还有……”

  “让红甲卫多注意些头戴黄巾,行踪诡异的普通百姓。”刘辩提醒道。

  “好!”何进重重点头,又抬眼问道:“你这是要作甚?”

  原来却是刘辩自顾坐到了何进办事的桌案之上,提起毛笔沾上墨汁便在竹简上写些什么。

  面对舅舅的好奇,刘辩并未做过多解释,而是继续将手上的工作完成。

  何进凑上前好奇的端详着刘辩所写的字。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舅舅,此乃黄巾军起义的口号,若是遇见有歹人敢说出此话,多半便是黄巾军部众。”

  刘辩将竹简交给何进,便大步流星离去了。

  独留何进一人在营帐内暗暗思索回味。

  随即朝着暗处的一道猩红身影淡淡说了一句:

  “就按照殿下所言去办,越快越好!”

  “卑职遵命!”

  …………

  刘辩走在官道之上,脑海中却在不断思考着后面该如何是好。

  实际上他真正担心的不是这些洛阳内的太平道教徒。

  洛阳城内禁军数量众多,实力强大,绝非这些孱弱的、无组织纪律性的黄巾军所能战胜的。

  而那所谓的起义更是犹如一句玩笑话。

  他真正担忧的是马元义事件之后所发生的事情。

  那才是真正让大汉帝国元气大伤之事,也就是黄巾起义。

  日子越来越接近了,可是自己麾下还是只有高顺一员大将。

  他也想去往冀州搜寻名将谋臣,奈何如今身不由己,汉灵帝刘宏是不会再让自己出洛阳城的。

  不过自己虽然不能亲自前往冀州,但是可以派遣手下信任的将士前往冀州为自己搜罗人才啊!

  刘辩换了一个思路。

  这样子虽然显得自己诚意不够,也不好将自己的心意沟通过去,但是总比什么都不做好。

  想到此处,刘辩快马加鞭赶回自己的军营之中。

  找来高顺,郑重其事的开口道:

  “高顺,你手下可有信得过的兄弟,吾有大事要做。”

  高顺沉思片刻,便点头道:

  “殿下,某倒是有十几个信得过的老乡,也都是屯骑校的兵卒,当初我等是共同参军的,彼此之间知根知底。”

  闻言后,刘辩大喜。

  他如今在宫内没有自己的亲信,因为自己身边的宦官和宫女,不是皇后的就是皇帝身边的人,又或者是宦官集团的眼线。

  自己也没有机会发展自己的亲信。

  更何况现在时间不等人,哪有时间来发展亲信。

  而如今刘辩最为信任的人便是高顺了,也只好出此策略了。

  幸亏高顺还有同乡,这搜罗人才的事情还真有可能办成,虽然不一定能成。

  要知道古时候的同乡在外谋事讨生活的时候不亚于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

  例如日后大名鼎鼎的枭雄曹操最初就是靠着同乡亲族的支持,这才拉起了一支数千人的军马,也是曹孟德创业最初的基础。

  既然高顺说信得过,那便是能信的过去。

  刘辩深知高顺的为人,没有把握的事情他是绝不会开口的。

  “很好,吾现在需要你从中挑选几位最机敏聪慧的人,吾有大事需要他们去做。”

  “诺!”

  回应刘辩的是高顺那铿锵有力的承诺。

  待高顺离开去挑选机敏人员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9:http://www.xszww2.com/137_137974/941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