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苏家铺子

  高秀芝的父母,也就是苏长青的姥爷、姥姥都健在。

  二老养育了一男一女,除了高秀芝这个女儿之外,还有一个比高秀芝小两岁的儿子,也就是苏长青的舅舅,名叫高建东。

  和靠种地打工生活的父母、姐姐不同,高建东是拥有铁饭碗、吃公家饭的,他是一名铁道职工,并且他媳妇,也就是苏长青的舅妈魏秋芬也是铁道职工,他们家就是这个年代颇令人羡慕的双职工家庭。

  虽然他们两个人之前都只是普通工人,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以及各种单位福利,还是使得他们家里的生活条件在十里八村都算得上优越,苏长青和苏长勇小时候最喜欢去舅舅舅妈家里玩,因为总可以吃到各种好吃的东西,舅舅舅妈还会大方地给他们零花钱,让他们买零食和玩具。

  只不过,这种好日子,在去年夏天,突然间结束了。

  倒不是说高建东和魏秋芬出了什么意外,而是原本身为普通工人的高建东,由于长期工作表现优秀,在几年前被提拔为了工人中的班组长后,于去年又被转为了管理岗,当上了一名基层小领导。

  但条件是,他需要调离青禾县,甚至离开临宁市,去往隔壁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甚至可以说是河东省最贫困的丰阳市工作。

  不过,作为补偿,他可以在位于丰阳市郊区位置的铁道部门家属院拆迁改建后的小区内得到一套房子,并且魏秋芬也可以平调过去,和他一起工作生活。

  一套房子加上管理岗位,高建东没有丝毫犹豫,当即决定调往丰阳市工作。

  于是,去年夏天,他带着魏秋芬和儿子高永康前往了丰阳市。

  高建东和魏秋芬只有高永康这一个孩子,高永康和苏长勇一样,今年17岁,去年初升高,目前开学正在读高二。

  因为只有这么一个独生子,所以高建东和魏秋芬看待高永康就难免娇惯了一些,他们不舍得让高永康住校,也担心食堂和外面的饭菜不卫生、没营养,想让高永康走读,每天在家里吃饭睡觉。

  但是他们夫妻二人又很忙,没有时间一天三顿给高永康做饭,所以二人干脆把苏长青的姥爷、姥姥接到了丰阳市,和他们住在一起,让他们两位老人照顾高永康。

  正因如此,高秀芝才一直没有回过娘家,苏长青重生后也没有去探望过姥爷、姥姥,他们只能等到过年的时候,高建东带着全家人回到老家,才能见面。

  所以,高秀芝才会说,等过年的时候再把那四千块钱给高建东。

  终于还清了一批欠款,全家人的心里都觉得无比轻松喜悦,坐在堂屋里说了会儿话,才各自回到卧室睡觉。

  接下来两天,一家人照例前往李店村和张庄村赶集。

  9月18号,星期天,苏守成、高秀芝和苏长勇吃过早饭后去关寨村赶集。

  苏长青则骑着自行车,来到了县城。

  他先去了一趟银行,把近期挣来的零钱全都换成整钞,存了起来。

  然后又去看了看店铺的装修情况。

  从店铺出来后,他来到一家可以制作店铺招牌的广告店,订做了自己家商铺的招牌。

  “招牌用红底白字,名字叫‘苏家铺子’,这四个大字下面,再写上卤味、炸货、凉拌菜、无骨凤爪的小字。”

  广告店里,苏长青向老板提出了自己的要求,而这也是他深思熟虑后的结果。

  店铺的名字取名为“苏家铺子”,而并非“苏家卤味”,意味着他目前的主打产品虽然是卤味,但又不仅仅是卤味,以后肯定会有更多的新式菜品,说不定哪一种就会在将来取代掉了卤味的主打产品位置。

  而下面的小字里,卤味和凉拌菜是现在就有的产品,炸货和无骨凤爪,则是苏长青打算趁着新店开业,新增的产品。

  其中,无骨凤爪,苏长青打算做成两种——柠檬酸辣无骨凤爪和红油麻辣无骨凤爪,相信那些喜欢吃凉拌菜的顾客,肯定也会爱上这两种无骨凤爪。

  但是,考虑到凉拌菜和无骨凤爪都属于凉菜,而天气正在逐渐转凉,它们的销量肯定会随着气温的降低而逐渐减少,到了冬天,它们甚至可能会被下架。

  因此,作为它们的补充,苏长青决定推出适合冬天吃的炸货,目前已经初步拟定的具体菜品有炸鸡腿、炸鸡架、炸鸡脖这三种,未来再慢慢增加新品。

  苏长青在广告店里待了一会儿,和老板商议确定了招牌大小、字样大小、字体等一些细节。

  离开广告店后,他并没有立即回家,而是来到了青禾一中。

  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三,后天就是传统节日中秋节。

  前几天,苏长青来县城的时候就向门岗大爷打听过了,青禾一中的学生们今天会集体放假,大后天再返校上课。

  “小伙子,来了啊!”

  苏长青刚来到门口,门岗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9:http://www.xszww2.com/135_135107/336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