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武元庆与武惟良

  洛阳城最近有一件新鲜事,那便是有一个名为“食为天”的连锁包子铺开张了。

  据说这家的包子非常好吃。

  尤其是新推出的“灌汤包”,还有“小笼包”,每日都供不应求,早早的刚刚开门,然后就被人买完了。

  据说这“食为天”因此赚了不少钱,每天的利润都有上千钱。

  这么赚钱,也有一些人想要学“食为天”的灌汤包和小笼包。

  但是蒸出来的包子就是没有人家的香。

  洛阳城的贵人们,还是更加认可“食为天”的灌汤包和小包子。

  在洛阳城西边的一处大宅子里,一名有些猴嘴尖晒年轻坐在上边主人席的椅子上,他侧边坐着一名面容阴鸷的青年。

  这个主人席的青年叫武元庆,他侧边的青年叫武惟良。

  武元庆是已故应国公武士彠的儿子。

  武士彠去年去世,他有几处家产,全部给几个儿子分了。

  武元爽得到了长安的地产与相关资产。

  而武元庆则得到了洛阳的相关房产和产业。

  武惟良是跟着武元庆讨生活。

  这两人是堂兄弟,他们早在武士彠还在世的时候就狼狈为奸,经常干一些不地道的事。

  武士彠商人出身,他后来投靠李渊,送上了大把的钱给李唐当军姿,因此受封应国公。

  大唐成立后去荆州当都督,他一边做官,一边做生意,赚了非常多的钱。

  他去世后,武元爽武元庆两兄弟都分了数百万钱的家产。

  武家本家的人在荆州也分了不少钱。

  不过武元庆并不是一个有才华的人,也没有继承他老爹的经济头脑。

  他来到洛阳,吃喝玩乐,开销不少,但除了田地收税,却没啥其他进项。

  他尝试过几次投资,结果都失败了。

  “食为天”包子铺的开张,给了武元庆一些想法,他安排人模仿做灌汤包,还有小笼包。

  但是明明看起来一模一样,口感却是差了不少。

  所以就算他们降价,也没多少生意。

  这洛阳城的贵人们只认“食为天”。

  武元庆想到这里,忍不住唉声叹气,他此时方才明白,自己真的不如死去的武士彠啊。

  “哎,这一天天的,根本不赚钱,还是把包子铺卖了吧。”

  武惟良白了眼武元庆。

  你不投资了,我怎么揩油水呢?

  当然不能停下来啊。

  还要开更多的包子店。

  “庆弟,莫要气馁,我们一定还有其他办法。”

  武元庆投资的那几包子铺,都是武惟良找的人,买的瘦肉都是放了好几天的肉。

  至于灌汤包用的汤汁,更是肥肉熬制的,很多油,但不好喝。

  那包子皮也是不好面。

  看起来一样,但实际上内里差的远了。

  当然就算他们好好搞,也会有不小的口感差距。

  因为食为天可是江波亲自调制的汤汁,以他超凡入圣的厨艺,这差距真的没办法弥补。

  “不行啊,堂哥,这每天都在亏钱,不能这样搞了。”

  武惟良一顿。

  的确是在亏钱。

  换个脑子正常的都会立即止损。

  不过他可是还有一些手段没有用。

  “庆弟,不如再缓一缓。”

  “为何要缓?”

  “这食为天的包子如此好吃,必然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工序,如果我们能抓一名食为天的员工过来,逼问一番,那不就知道了。”

  武元庆双手一拍,“这是好主意。”

  他随后微微皱眉,“不过这会得罪食为天后面的人啊。”

  “呵呵,一个卖包子的小商人而已,庆弟怕什么,你可是国公之子。”

  武士彠毕竟不是李世民嫡系,所以他死了,国公之位就此消除了,并没有传承下去。

  不过武元庆毕竟也算是开国功臣之后,只要不是闹得太大。

  这朝廷自然是想着武元庆。

  “可以行动,不过不要暴露我们这边的关系。”

  “不能带到武府,在外边找地方审问。”

  武惟良心中不屑,觉得武元庆太胆小了。

  “庆弟,没事,都听你的。”

  片刻后,武惟良就出去了。

  他一直都是干这样龌龊事情的人,虽然以前一直呆在荆州,但是来到洛阳后,立即就王八对绿豆一样搭上了关系,又养着一棒子混子。

  他很快找到了混子,说了事情。

  “尽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9:http://www.xszww2.com/135_135198/396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