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事态越来越紧张,刘娥对王曾的诘问和曹利用的表态,沉默已对。
吕夷简知道,这个事情不能再这么拖下去了。
官家早已放了话,要两府给一个交代,而没有说让太后给一个交代。
这就是定了调子了。
剩下的事情,赵祯跑了,摆烂了。
但是他们这些做大臣的,必须摆平!
何况,潘家之事,拖延下去,朝野内外都知道了,恐怕不是什么好事情。
大宋开封的百姓,最是八卦,半天的时间,指不定会被写成多少个剧本,明天在各大勾栏戏院上演。
“娘娘,潘惟熙被斩之事,现场的神卫军已经控制起来了!
但是官家率羽林卫出宫之事,如今恐怕已经是朝野皆知!
寇准回京,虽然不在中枢,但是朝野内外真的振臂一呼,同样也不容小觑!”
吕夷简的话,说的很慢,让在场每个人都听到耳朵里,斟酌在心头。
这话的意思就是,如今事情早就闹大了,不是刘娥能够闷在锅里烂了。
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官家在寇准身边呆着的。
不要看寇准不是宰相了,但是名望还在,守护天子还是没有问题的。
如果刘娥继续固执己见,恐怕将直接走到官家的对立面,也走向了朝臣的对立面。
“娘娘,如今官家年岁渐长,已经颇具英主之象了。
但是却依旧因仁孝之心,将国事托付娘娘,一心习文练武,娘娘难道就不为大局着想吗?!”
吕夷简的劝诫,触动了刘娥。
要知道吕夷简被官家提拔成为末相后,并没有完全背叛她,依旧斡旋于两人之间。
刘娥也不愿意放弃吕夷简的支持,他可是拥有吕蒙正留下的庞大的政治资源,在朝堂之上,话语权也很大的实权宰相。
朱楼的顶楼,王德发正恭敬的站在赵祯身后。
这里虽然不能看到大宋后宫,但是前朝却还是能够看到不少的,而且前面方向,能够俯瞰半个开封繁华景象。
寇准、李迪被赵祯邀请到这朱楼之上,接风洗尘。
“先前已经听闻官家多有作为,如今这朱楼,宾朋满座,美酒飘香,想必每日赚取不少,倒是能够为内藏库解决不少难题!”
李迪不仅是个抡语家,还是个算学大家,不管是做户部尚书还是三司使,都很有作为。
一进入这朱楼,尤其是看到王德发后,哪里还不清楚,这里是赵祯的布局。
“李师过誉了!”
“官家用不着得意,区区一座酒楼而已,与国家兴亡可起不到什么作用!
如果遇上饥荒之年,这一座酒楼填进去,也是泥牛入海!”
寇准说话就比较严厉了,不过眼里对赵祯的满意,却是化作笑脸。
不管怎么说,赵祯的这些手段虽然稚嫩,但是比起真宗来说,已经算是主动作为了。
如果赵祯不像真宗那样瞎折腾,那么至少是个仁宗。
如果再往前进一步,图变思强,并且意志还比较坚定,那么就堪称英主了。
“寇师说的是!
王德发,将朱楼如今的拿手菜,都端上来,让两位老师品鉴一番,还有朕让你酿的美酒!
两位老师离开汴京也有两年了,今日就尝尝这味道是否改变!”
赵祯对于寇准的敲打警醒,是无所谓的。
摆烂者,有所摆而有所不摆。
“呵呵,老夫忝为大宋宰执多年,这开封的美食佳酿也好,北辽的美食佳酿也罢,都已尝尽。
如今年岁已高,却没什么好新鲜的了!”
寇准捋了捋胡须,但其实是很满意赵祯这份谦逊和尊重的。
“寇相公不知道,如今这朱楼的菜样,是官家为了两位娘娘的饮食而发明的炒菜,如今已经风靡开封,倍受称赞!”
张茂则在一旁帮衬,一边给寇准和李迪说着朱楼的来源。
“官家的利益分配,手段高明,朱楼之事想必也只是官家的牛刀小试!”
李迪对赵祯是越来越欣赏了,有手段,有格局,有魄力。
虽然每一步都走的小,但却很稳。
“官家就不担心宫里的争端吗?”
看着赵祯气定神闲,寇准突然起了考校之心。
按说,这是一次赵祯与刘娥的遭遇战,稍有不慎,对赵祯都将是一次冲击。
“朕相信王相,朕更相信寇师。”
赵祯毫不脸红的拍着老人的马屁,实际上呢!
他却是对自己的羽林卫有信心,对自己的意志有信心。
大不了,请出雷公助我,送刘娥去休息。
要不是他现在根基浅,也不耐烦处理国政琐事,恐怕早就对刘娥动手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