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头疼的李世民!【新书..

宁逸的事迹,在长安还在不断地流传着。

热度始终都没有下降。

不仅如此,辐射的区域,规模越来越大。

比上一次文书的规模还要大,真正的通向了全国。

百姓们,都在传颂着宁逸的关辉事迹。

斩杀十几名突厥使者,无一幸免,这是何等的痛快?

尤其是边境的那些百姓士兵们听到之后,没有不拍手叫好的。

他们饱受着突厥的骚扰,更是亲眼目睹突厥的所作所为,清楚地知道这些人多么的该死。

究竟有多凶残!

只不过他们更加强大,在边境的这些人,只能够忍辱吞声。

想要依靠着大唐反击,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百姓们都已经麻木了。

但宁逸的行为,无疑让他们再次燃起了心中的希望。

大唐......始终会有人站出来!

将那可恶的突厥,给彻底杀绝,一个不剩。

他成为了大唐的英雄,一时之间风光无两。

面对着这般态度的宁逸,百姓们也吃下了一颗定心丸,便不再担心着其他的事情,其乐融融。

原本那些说大唐风雨飘摇,随时可能崩塌的谣言,此刻对于百姓也没有任何的用处。

心中期待着,什么时候突厥能够消灭,还大唐一个盛世。

整个大唐变得无比的团结起来,民心所向。

尽皆是对于大唐的期盼,就算是真正发生了战争,他们也浑然不惧。

大不了就是一死,还不如奔赴战场,能够一个突厥垫背,便值当了。

他们愿意拿出自己所有的物资来支援战争。

百姓们,是最不想要看到战争发生的。

可这并不意味着,会容忍着别人随意践踏自己的国家。

一旦避无可避,他们也不会对战争有着任何的畏惧,或者是含糊。

甚至要比官府更加的积极。

他们要的,只不过是一个态度而已。

与其忍气吞声还要被人欺凌致死,一生活的憋屈,那还不如.......和敌人誓死一战。

如今大唐拿出了自己的态度,他们也是会无比的配合。

全阵以待!

..............

清晨,皇宫之中。

天尚未亮,还是一片漆黑。

李世民却已经起来了,宫女们端着洗漱用品井然有序地进入到了他的寝宫中。

点燃了油灯,然后便是服侍着他洗漱完毕。

换上了崭新的龙袍。

李世民也从疲倦之中走了出来,取而代之的是一脸威严。

宫女退去,只有那名老太监站在他的面前。

向着他禀报着这几日所发生的事情,事无巨细,全盘托出。

“如今大唐安定,百姓们津津乐道。之前那些余孽党羽,再也翻不起任何的浪花。对于他们没有任何的用处,一个个无奈干脆隐藏起来。等待着机会,再出来作妖。宁大人这次的行为,虽说有些莽撞。但却获得了奇效,有着如此多百姓的拥护之下,同那突厥的战争.......说不定有着一战之力。”

太监年迈的脸上,却涌现出一股激动。

李世民笑了笑,他怎么会不知道。

民心,是最为重要的。

民心如水,水能覆舟,亦能载舟。

许多皇帝便是不明白这个问题,最后死在了百姓的手中。

如果百姓积怨极重,那么对于这个国家来说,距离亡国也不迟了。

他当初会选择玄武门事变,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便是大唐那时,民心已经出现了极大的动荡。

要是不及时解决的话.......很有可能导致大唐灭亡。

他深谙此道,所以才对于这民心如此的关注,只是一直都一筹莫展。

还有着那李建成、李元吉的余孽贼心不死,妄图依靠着这种方法,来撼动着他的王位。

刚刚登基,各种因素加起来,才会看到大唐如今这般处地。

宁逸的出现.......仅仅只是两次,便将这问题完美解决了,最起码他从来没有见过,大唐民心这么稳固过。

当国家民心稳固了,面对着战争即使不敌,他也有着极大的底气,不用担心恢复不过来。

只是......杀了突厥的使臣,这事情确实不太好处理。

“陛下,该上早朝了。外面那些大臣们,半个时辰之前就过来了,一个个行色匆匆在宫门外等候着。”

太监对着李世民轻声说道。

李世民闻言,颇为头疼起来,不知道该如何权衡。

不用想,出了这么大的事情,这些官员们,必定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9:http://b.faloo.com/702985_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