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大开。
文武百官登临宣政殿。
杜可法左右看着朝堂重臣,他发现长孙无忌等人都是顶着黑眼圈,仿佛是没有睡好觉一般。
很显然,长孙无忌一定是在担忧高士廉,若高士廉倒台,长孙无忌在朝堂之上,便是独木难支了。
……
一身龍袍的李世民,登临朝堂。
内侍监王德,高声宣喝道:“有本早奏,无本退朝!”
王德的话音落下后,李世民的目光,环顾满朝文武。
通常情况下,王德的话音落下,魏征便会出列道,启禀陛下,臣有本上奏。
可是今日魏征尚未开口,杜可法率先走出朝班,手持象牙板,拱手道:“启禀陛下,臣有本启奏!”
杜可法的话音落下,满朝文武屏住了呼吸。
长孙无忌和高士廉脸色铁青,冷汗从两人的额头不断淌下。
“准奏!”
杜可法抬头看向李世民,开口说道:“二十年前,陛下为天策上将扫六合,荡八荒,威震天下……”
杜可法的话尚未说完,李世民的脸上已经流露出了笑意。
自古以来,谁都喜欢别人吹捧,李世民也不例外。
只不过李世民猜中了开头,却没有想到结尾。
杜可法夸赞了李世民功勋卓著之后,话锋一转,开口说道:“陛下扫平天下之前,乱军四起,百姓生灵涂炭,有一位将军冒着杀头的风险前往了好友家中,劝好友举家庇祸,陛下,此人这应该是忠义之人吧。”
“的确忠义。”李世民应声说道。
满朝文武静静的听着,他们不知道杜可法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臣请问陛下,这样的人,不应该因为此事受累吧。”
杜可法的话音落下后,李世民下意识的说道:“这样的事情,本是忠义之事,无需受累。”
李世民的话音落下之后。
吏部尚书高士廉脸上慌乱的神情彻底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感激……
他能够听出来,杜可法在朝堂之上所说的事情,分明就是在维护高士廉,这样的恩情,如同父母再造。
“既然陛下也认为此人忠义,那臣就如实禀报,当年前往襄城,让好友举家避世的人,就是吏部尚书,高士廉……”
杜可法在大殿之上,声如洪钟。
李世民顿时恍然大悟,原来杜可法在前面铺垫了这么多,就是为了后面这句话而准备的。
其实,李世民也已经猜中了那名前朝将领,只是他不愿意说出来。
现在杜可法已经在大殿之上,将事情摊开了,那就无所顾忌了。
“高士廉!你来告诉朕,这是怎么回事?”
杜可法拱手,回归朝班之中,李世民让他查的案子,他已经查得水落石出,并且他也在朝堂之上维护了高士廉,经过刚才的铺垫,高士廉不会受到太大的惩处。
至于李世民要给高士廉什么样的惩罚,那就不是杜可法操心的事情了。
朝中的众多大臣看向杜可法,心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想法。
震惊!
佩服!
惊惧!
羡慕!
朝堂百态在这一时间,全部呈现了出来。
长孙无忌看向杜可法的时候,目光之中流露着感激,与此同时,他的心中也懊悔,当初杜可法成为大理寺卿的时候,他还进行过阻拦,现在想一想,当初的阻拦,是多么愚蠢?
……
“既然这件事情之中,你也有忠义之举,那朕就罚你三年俸禄吧……”
李世民对高士廉进行了处罚之后,高士廉心有余悸的返回了朝班之中,他转头看向杜可法,心中充斥着激动,今日杜可法在朝堂之上的维护之恩,他来日必定报答。
李世民在宝座之上,正襟危坐,开口说道:“还有哪位爱卿,有本上奏?”
李世民的话音刚落,刚刚回归朝班的杜可法再次出列。
“启禀陛下,臣有事要奏。”
哗……
大臣中喧闹起来。
“他又要告谁?”
“没听说最近谁又惹他啊?”
“不会是侯君集吧?”
“有可能。”
大臣中,左卫将军侯君集一直愤愤地握着拳头,此时侯君集的心中,有着畏惧,有着惊恐,毕竟朝堂之中,他与杜可法势如水火。
“爱卿,你还有何事?”
“陛下,臣自出任大理寺卿以来,短短时日中便有党仁弘为祸百姓之案。”
“由此可知,长安与各地方的官吏中,有不少为祸百姓的贪官污吏为所欲为。臣觉得应该对所有官吏进行一次调查考核,找出其中的老鼠屎,还百姓一个安宁。”
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