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潘凤自然也见了汜水关城门被关,剩下还没战死的骑兵眼下是退无可退,进有不能进,于是潘凤勒住马蹄,以大斧指着西凉骑兵喊道:
“董卓无道,虐流百姓,残害生灵,尔等都是西凉义士,何苦继续助纣为虐,今你等退无可退,不如早早投降!我潘凤定保你等性命。”
一众西凉骑兵闻言惊疑不定,眼下好像只有投降一条路可以保住性命。
可是他们的父母妻儿都在关内,此时投降,以董卓的作为,想必他们的妻儿必受牵连。
不过,性命要紧!
当下,有一人带头丢盔弃甲,下马投降。
只要有人开了头,便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投降。
只有少数忠心于董卓,宁死不降之人,瞬间便身首异处,化作了一缕魂魄。
潘凤等人一直追到汜水关下,李肃等人在城墙之上乱箭射下,方才收兵回营。
潘凤等人回到诸侯营寨之中,迎来的是士兵们漫天的欢呼!
这可是他们自聚义讨伐董卓以来,第一次取得胜利。
这一战,潘凤不仅阵斩华雄,还单独追击,一人如入无人之境,大杀四方。虽然期间差点陷入绝境,但是这并不影响士卒们对潘凤的崇拜。
要知道,他可是现在联军第一武将,在盟军士兵的眼里,便是当今第一武将吕布也不能比。
士卒们欢呼雀跃,营寨里的诸侯虽然各怀鬼胎,不过表面功夫还是做得很足,纷纷起身慰劳夸赞潘凤等人如何英勇。
潘凤心知这些人明明见死不救,这时却来做表面功夫,实属可恶。
“潘将军今日一战,先斩华雄,后破贼兵,乃是我等破董的头功,功劳极大,来人,给潘将军赐座。”
袁绍已然回到主位之上,朗声道:“潘将军,此番大功我已记下,我打算赏你黄金百两,良马使匹,至于其他封赏等我们破了董卓,进了洛阳,救了陛下再说,你看如何?”
“盟主,此番破敌,全赖将士英勇奋战,若要封赏,先请盟主赏赐这些将士们。”潘凤没有接受袁绍的好意,冷声说道。
袁绍脸色一沉,他自然知道潘凤为何如此说,无外乎他当时派遣给潘凤的只不过是三千新兵蛋子,若是三千精兵的话潘凤也不用深陷险境。
“这个是自然,潘将军放心,今晚便犒赏三军,为诸位将士庆功。”此刻袁绍不占理,自然假装应下。
潘凤这次点了点头。
袁绍见状,又说道:“帐外一千八百多西凉骑兵俘虏还请潘将军早早移交于我,来日我便当众斩杀这些乱臣贼子,以儆效尤!”
“什么?盟主,此事恐有不妥。”潘凤摇了摇头。
虽然他不是圣母,但是这一千八百名西凉骑兵可都是董卓的精锐,他选择让他们投降,便是有自己的考虑。
在这乱世,仅仅依靠自己一人可不行,必须得有强兵猛将才行。
眼下他寄人篱下,作为韩馥的部下,手中兵将调动都得听从韩馥的安排,这样的日子对于潘凤来说实在是太难受了。
毕竟以他现在这样的身份想去勾搭一个三国名人入伙都是个问题,人家到底跟自己还是跟韩馥?
正所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手里有了兵,才能在这乱世硬气起来,才能有所作为。
他为的就是将这一千多西凉精锐纳入自己的麾下,成为自己征伐乱世的资本。
否则单就自己一人,除了给别人打工,没别的路可走。
更何况我潘凤在前拼杀之时,你等诸侯眼看自己深陷险境,不发一兵一卒,现在却想要我的俘虏,那是说什么也不能同意。
想不到潘凤竟然敢拒绝自己,袁绍隐隐有些恼怒,道:“为何不妥?我十八路诸侯聚集于此地,便是为了讨伐国贼董卓,凡是助董之人全部该死。潘将军,莫非不认我这个盟主了吗?”
“不敢,只不过此前我答应过他们,只要他们投降,我便保他们不死。更何况,这一千多俘虏乃是我率兵追击才得回来的,为此我险些丢掉性命,此俘虏理应归我冀州主公所有,生杀大权也当由韩使君定夺,盟主岂能就此夺走?”
袁绍反应过来,此事理当由韩馥来决定,韩馥是个懦弱且优柔寡断之人,想必不敢违逆自己。
......
(各位大佬,给个鲜花,有月票的给个月票吧,单机太可怕了,评价票给点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