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夫子身高两米,谁说的?”
“咦,孔夫子多高,好像没人关注这个问题呀!”
“真的吗?孔夫子居然有两米的身高?”
“……”
老师凝眉,似乎在思索孔子的身高问题。
作为国学老师,他当然是努力研究过各种相关问题的!
只不过又是千年了,论语能流传下来不奇怪,但孔子身高的问题,似乎就……
至少,从周围的窃窃私语中,陈潇发现貌似学生们并不知道。
与此同时,直播间本来没有太多人的。
因为类似这种教师升职考试,对大众来说习以为常了,最多就是一些相关的家长在关注,看是不是要送自己的孩子进入这个老师在的学校。
就在此时,因为陈潇的问题,讨论开始了,于是大家都开始呼朋唤友起来。
“老师,在孔子后两三百年间,出了一个叫司马迁的名人!
他是西汉时代的史学家,也是当时最知名的历史记录者!
他在自己写的《孔子世家》中明确的表示,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
这话的意思是说,孔子有九尺六寸高,人人都说是个长人,也就是大个子,表示很惊异!
我们都知道,始皇帝的兵马俑,是按照真人比例烧制的。
正常来说,不至于专门给身高作假!
其中的士兵低的一米七多,平均一米九,高的两米多,最高的甚至有两米五!
所以说,当时的人或许不如今天的人这般武力如神魔,但体格肯定是很健壮的!
那时候,距离孔子去世也就一两百年!
从后期千年间人的身高持续走低来看,孔子时代的人只会更高!
而那个时候的九尺六寸有多高呢?
换算到今天,其实就是两米二一!
如此身高,还能舟车劳顿周游列国,如果说孔子不是身强力壮,大家相信吗?
更何况,历史记载,孔子的父亲是武士,祖上是殷商后裔,这也间接印证了孔子身体强壮有力的说法!”
陈潇说这些,是为了让听到自己说法的人,首先明白这些前提!
这样一来,等下自己说出什么惊世之言,才能更容易让人接受!
一切都是为了奖励,都是算计!
“那么,陈潇同学,你说这些,是想说明什么?
关于孔子身高问题,老师思索了一下,似乎没有见过,不过下课后老师会去查证!
但你刚刚有句话说对了,孔子也是学君子六艺的,这六艺中的确有关于武力的东西!
而且确实,设身处地的想想,在那乱世之中,而且是半封建半奴隶制度的时代。
如果说三千弟子周游列国,那喂养牲畜和伺候的仆人以及保护的人加起来,只怕是按万数来计算!
而孔子的祖先历代都是大臣,那时候阶级制度严明,所以他能养得起这么多人也正常!
现在,你可以说说你有什么不认同的了!”老师微笑道。
陈潇心中错愕,这老师这么好说话的吗?
深吸一口气,陈潇复述道:“刚刚老师说道: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也!
这句话,我们后人从字面意思来看,的确是老师你解说的意思!
但是如果参考当时的背景,就不尽然了!
就好像孔子也说过,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在我们看来,这说的就是不要和女人讲道理,也不要和小人讲道理!
这句话,我记得老师你是这么和我们解释的!
但是如果参考历史背景,老师你也搞错了!
女子,在孔子时代,特指未婚少女!
而那时候一般12岁左右女子就开始嫁人了,所以可见这里的女子岁数大不了,已婚的都是叫妇人!
孔子让不要和小姑娘讲道理,这一点我想男生们都深有体会,大家说呢?”
“哈哈哈哈……”
“对对对,绝对不要和女人讲道理!”
“我去,女子是这意思吗?怎么没老师说过?”
“……”
陈潇的话,引来了男生们一片笑声。
而女生们则满脸气鼓鼓的,又不知道该怎么反驳。
“好了,大家别笑,这是个很严肃的话题!”
陈潇接着说道:“而小人呢?
我们现在说的小人,一般是说的表面笑嘻嘻,心里一片阴暗的人。
就是那种表面无害,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给你一刀的人。
再或者妒忌心很强,你无意一个举动就要背地里弄死你的人!
但在那个时代,小人指的不是我们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