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日子出人意料的风平浪静起来,沈剑闲暇时间去翻看父母留下的资料和书籍,也没能找到任何名单。
年关渐渐将至,厂里的工人们心情也躁动了起来。
忙碌了一年,谁不想在过年的时候好好地歇几天呢。
当然了,临近放假,跟后世一样,工人师傅们那也得加班。就像是许大茂这种人,都忙碌了起来,赶着趟去乡下多放几次电影,尽可能的多捞一点土特产,半利诱半威胁的让乡下村长们拿出了不少禽蛋菇蔬。
而沈剑则是不得不跟厂里领导们参与各种团拜,访问等活动,打理好关系才能让明年的生产工作更顺畅。
他交上去的特种钢加工技巧已经在厂里推广开来,效果显著,零件的成品率直接上升了几十个百分点,听杨厂长说,上面要求年后就要在全国推广。
沈剑这次功劳不小,估计还能往上升一升。
不过杨厂长提醒沈剑,要把入党申请书准备好,年后就要交上去审批。
不过沈剑更关心的是,年后审批通过的额外原材料下来,开始大规模生产,这第三轧钢厂的产量要成京城第一这个任务就能完成了,沈剑也许就可以进行下一步计划,也就是有质量的提升国家的钢产量。
两周的时间转眼就过去了,这两周沈剑抽奖没有什么惊喜,获得了二百块钱,一个熟食礼包,还有整整100斤的精炼大豆油,系统甚至给了一套新衣服。
这天,厂里给工人们一点福利,提前发了二月的工资。
这是让人们手头宽裕一点,能吃的好点,过一个好年,对厂里来说也是惠而不费。
秦淮茹拿着发下来的27块五,心里有事有点发愁。
这工资提前发下来了,过年是有钱了,过完年怎么办呢?
如果手头没有钱,那过年这种时候,不管是一大爷还是傻柱都得帮衬着。
有一大爷出钱,傻柱这个厨子出力,秦淮茹稍微卖卖惨,就能让一大家人去蹭年夜饭。
像是去年,傻柱连饺子都没吃上几个,都紧着贾家几个孩子吃了。
秦淮茹在这盘算着钱怎么花,傻柱可没这想法。
食堂最近忙得很,傻柱忙着做各种饭菜,办各种酒席,就连蒸馒头都是以往几倍的量。
忙完一通,傻柱下班时间也没人管着,就早点出去。
一路就溜到了中心大广场附近,在正阳门五牌楼跟前、西河沿和珠宝市汇合的衢口。
这里有一家好店,月盛斋,人号称是四百年老汤不断的酱羊肉铺。
这京城的牛羊肉业,无论是生肉,或者是熟食,自明代以来一向操在少民的手中。
而这一家,是其中的翘楚,都是专供皇宫里的。
这么大一家店,就做一菜,酱羊肉,能不好么?从前是利不外溢,艺不外传的家族买卖,就两口锅,用了百年,家里几口人操持着。
解放以后,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在人民政府的劝说下,这掌柜一家就开始招收工人,培训徒弟,扩大门脸进行公私合营了。
但是就这,这月盛斋的酱羊肉,比起生羊肉的市价,还是要高出许多倍,傻柱排着队到了窗口,狠狠心咬咬牙,要了9毛钱的。
熟肉切出来也没多少,就给聋老太太尝个鲜。
提着用纸包着的几片羊肉,傻柱又去把他跟聋老太太家过年的配额领出来了,也就是过年最吸引人的,每人补助的那点年货:三两葵花籽、半斤花生、一斤富强粉、一斤好大米、半斤补助油、猪肉票等。
快到三十了,家家都去把瓜子、花生等年货买回来。一部分三十晚上熬夜吃,一部分留着招待拜年的街坊四邻亲戚朋友们,三十晚上包饺子肯定是富强粉的,一年到头过年能吃上富强粉饺子是孩子们特高兴的事。
鬼鬼祟祟的回到院子里,四下看看没有秦淮茹的身影,傻柱才敢一溜烟的往聋老太太家走。
自从上次出了棒梗那事,秦淮茹都没给傻柱什么好脸色,但是该薅的羊毛还是一点不落。
要不然说心善的好欺负呢,傻柱拿自己钱买吃喝,回自己家都得小心翼翼的,这些也不敢放自己家,不然隔天就让棒梗都摸走。
聋老太太看傻柱提着东西进来,笑的合不拢嘴,她这么疼这个傻孙子不就是为了逢年过节能热闹热闹么。
傻柱给老太太摊了几个软乎乎的发面饼子,溜了个白菜,又摆上油汪汪颜色诱人的酱羊肉。
聋老太太盯着傻柱:“呦,还买了羊肉啊,我看看,这一闻这味,一看这色,就是月盛斋的,地道!”
傻柱打趣道:“您啊,就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