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草原自古就是北方少数民族必争之地。
秦汉之际的匈奴,曾经不可一世,把汉高祖刘邦围在白登山七天七夜。
最后是靠着陈平之计贿赂匈奴单于的阏氏,才狼狈逃了回来。
幸好其子孙争气,汉武帝刘彻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一度攻占匈奴王庭,俘虏了其王室几千余人。
那就是匈奴版的“靖康之耻”啊。
“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当时匈奴人流传这样一首民歌。
霍去病在狼居山筑坛祭天,匈奴人北盾的北盾,西逃的西逃。
不曾想匈奴人是打不死的小强,两汉之际又死灰复燃。
于是东汉和帝派窦宪又上演一出燕然勒功。
匈奴是彻底的完蛋了。
但是汉王朝不能统治蒙古草原。草原的政权出现了真空。
此时在匈奴人的东边,有两座山,一曰鲜卑山一曰乌桓山。
他们同时都是东胡部落发展而来。
其中的鲜卑一族出现了一位杰出的首领檀石槐。
他在弹汗山建立王庭,向南掠夺东汉,向北抗拒丁零,向东击退扶余,向西进
击乌孙,完全占据匈奴故土,东西达一万四千余里,南北达七千余里。
成了东汉北部的最大威胁。
灵帝时期,曾派10万精兵进攻鲜卑。最后十不存一,机会死亡殆尽。
倒是在并州的北部,鲜卑人不敢不入侵。
因为并州在丁原的治理之下,其麾下有吕布,张辽,张扬等都是能征惯战的少年
英才。
鲜卑人更多是在冀州、幽州、凉州等地进行掠夺。
他们也无意来统治汉民族,攻占城池不外乎就烧杀抢掠。
冀州、幽州、并州各不统属,很难统一起来打击鲜卑。致使鲜卑人越做越大,越
来越嚣张。
就在十八路诸侯在虎牢关与董卓对峙时期。
在鲜卑王庭召开了一次会议。
鲜卑首领称可汗,檀石槐坐在正中。
账下有步度根,扶罗韩,轲比能,还有檀石槐的儿子和连等。
其中轲比能是年轻将领,作战更是敢打敢拼。一直是作为大军的先锋。
步度根、扶罗韩二人对其相当不满,奈何檀石槐可汗看重他。
三人明面上关系很好,暗地里确不对付,有时会使阴招。
“有探子来报,南边的汉王朝现在可以说是有土崩瓦解的危险,西凉董卓占据洛
阳,废立皇帝,秽乱后宫,屠杀大臣。”
“十八路诸侯组成关东联军,会盟讨董”
“董卓已经把并州的将士抽调去了洛阳,此时并州兵力空虚”
“我想听听诸位的意见”
檀石槐开门见山,要听取各个首领的意见。
扶罗韩第一个站出来:“可汗,并州地区民风彪悍,却有贫穷。况且我们已经多
年没有进攻过并州了,此时还需从长计议”
扶罗韩说话倒是委婉,什么叫多年没有进攻过并州,明明就是不敢呀。
步度根也出来说话:“可汗,冀州刺史韩馥是一个软弱无能之人,听闻此次也去会盟
了,若是进攻冀州,定能大胜而归”
他也赞同扶罗韩的意见,提议进攻冀州。
“轲比能,你怎么不说话”檀石槐问道轲比能。
很显然扶罗韩、步度根并没有说到他的心里面去。
“可汗,我觉得我们就应该进攻并州,董卓老匹夫以为我鲜卑无人,不敢进攻并
州,我们若是进攻并州一来可以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二来也让我们将士从害怕
并州的思想中走出来。”
“可汗,你可是草原上的神,神是无所不能的”
轲比能还真别说,分析的有理有据的还能拍马屁。
也难怪檀石槐会喜欢。
“和顺,你也说说”檀石槐对自己的儿子道。
“我觉得三位首领说的都有道理,儿臣一切都听父汉的”
和顺此人跟他父亲简直不可同日耳语。檀石槐不喜欢他
奈何他是第一继承人。明面还是要给的。
“诸位将领的意思我明白了,轲比能有一句话说的好,草原上的神就应该是无所
不能的,我们多年没有进攻并州,就算并州贫穷,想必也积攒了不是财物”
“我意,命轲比能为大军先锋,扶罗韩、步度根为左右两路大军,我领中路大军,
和顺在我大军征伐之际监国。
起兵十万进攻并州”
檀石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