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噗嗤……”
李景隆身后众将都忍不住直接笑出声来。
朱权这也太无耻,太真实了吧。
李景隆却是很满意。
如果现在的朱权还在玩什么心眼,李景隆不介意直接干掉他,避免隐患。
可现在朱权实话实说,李景隆明白,朱权是真的放弃造反了。
本来朱权也和皇位没关系。
朱棣却以皇太弟的身份作为诱惑,许诺江山分享,大家一起做之后,朱权才答应的。
现在朱棣完蛋了,给朱权的许诺自然也不算数了。
朱权现在投降,顶多就是换一个封地,做一个闲散王爷,一生荣华富贵,总比玩命强。
所以朱权在大宁收到了北平的战报之后,朱权也看出来了。
李景隆和耿炳文不一样。
耿炳文还看在自己和朱棣皇族的身份,有些收敛,不敢伤害自己性命。
李景隆是根本不管,直接就是大炮轰。
活下来算命大,活不下来算命不好。
一点商量余地都没有。
朱权再也不敢耽搁,急忙来投降了。
啥都没有自己的小命重要呀。
“宁王和诸位王爷一时糊涂,本帅自然能够谅解。”
李景隆笑着道。
“将你们的调兵凭证和府库物资都封条看守,等待朝廷的安排吧。”
“然后……”
“随着本帅,一起回京!”
……
南京皇宫,奉天殿。
“曹国公五十万大军出发平叛燕逆,已经有两个月时间了吧。”
龙椅上的建文帝朱允炆,年轻的脸上显露出无比烦躁的表情。
“为什么还没有消息传回来。”
“莫不是有什么意外?”
朱允炆其实对李景隆并不看好,当时耿炳文战败之后,都是推选的已故中山王徐达的长子魏国公徐辉祖。
毕竟作为大明开国第一名将,徐达的军事能力有目共睹。
作为徐达的儿子,魏国公的继承者,三十多岁的徐辉祖也是很有能力,被认为勋贵之中年青一代的天花板人物。
洪武朝名将耿炳文都不是朱棣对手,自然而然选择年轻一代的翘楚了。
但朱允炆的师父黄子澄推荐了李景隆,朱允炆对于徐辉祖的妹妹是朱棣的王妃一事也耿耿于怀,认为徐辉祖和朱棣有勾结,就同意了。
可现在却是夜不能寐,整天的担心。
“陛下放心,李景隆乃是曹国公李文忠之后,将门虎子,军事才能出众,又有五十万大军,定然能胜的。”
黄子澄微笑,宽慰道。
“从京城到北平路途遥远,大军行进也需要时间,排兵布阵,双方对战,都是需要时间的。才两个月而已,没有消息也是正常。”
朱允炆点点头,心中安稳了些。
“黄师父说的是,是朕急躁了。”
朱允炆主动认错道,在黄子澄,齐泰这些自己做太孙的时候的师父,朱允炆一直都是很尊重的。
“陛下,臣以为如今应该紧急换将,让魏国公徐辉祖顶替李景隆带领大军,和燕逆作战。”
方孝孺站了出来,正色道。
“曹国公在京城早有纨绔之名,不学无术,如何能带领大军打仗?”
“请陛下趁着五十万大军还没有在曹国公手上造成损失,即刻换将,保证大战胜利。”
黄子澄听完,顿时大怒。
“方孝孺,你什么意思?”
“曹国公也是将门出身,已故曹国公李文忠,当年也是洪武朝名将,如何做不得五十万大军的统帅!”
“燕王朱棣和徐家乃是姻亲,徐辉祖和朱棣乃是姐夫和小舅子,亲戚关系,怎么可能和朱棣真的动手,到时候耽误了国家大事,你担得起责任吗?”
“你不过是民间学者,陛下信任你的才名,让你参与军机,你却巴结徐辉祖,为他请战,你安的什么心!”
方孝孺大怒。
“黄子澄,你才是是何居心!”
“老夫一生行事光明磊落,从不屑做那种勾当。”
“我倒是听说李景隆送了一箱珠宝和一千亩田地给你,你才答应举荐他的。”
“咱们之间谁是君子,谁是小人,自己清楚。”
两个人就和泼妇骂街一般,当着满朝文武面前吵了起来。
“闭嘴!”
朱允炆实在是受不了了,呵斥道。
“臣失仪,陛下恕罪。”
黄子澄和方孝孺急忙行礼认罪道。
“朕不是怪两位先生,只是大家都是为了国事,不可伤了和气。”
朱允炆语重心长一番,又看向自己的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