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6章:与董卓的交易

可皇甫嵩却不同,甚至心中震惊无比,因为他看到了,弘农王的膳食居然和一般稍微富裕一点的人家没有什么区别,并且就刚才,弘农王王妃居然如同一般人家的妇人或侍女那样,端菜上膳,烹茶煮水,若不是皇甫嵩通过卢植提点,知道唐姬是王妃,皇甫嵩还以为这只是一名姿色甚佳的侍女而已。

作为宗室君王,却如此简朴节俭,也让不好奢华之风的皇甫嵩好感倍增。

再加上弘农王与他们谈笑风声时,那风度翩翩,言行大方得体,进退有据,措辞有理的模样,哪里还有在洛阳时的羸弱轻佻。

并且此时弘农王虽然和善亲切,却又不失天家气度,不怒自威,沉稳睿智,那正大光明之势,比之先帝意气风发之时更甚。

这个时候,皇甫嵩总算相信卢植先前所说的话了。

这是明主!是他皇甫嵩值得效忠的明主!

一顿午膳,主宾皆兴,席间,秦斌倒是没有提起过皇甫嵩驻扎在右扶风那三万余精锐的问题,不过膳后品茶之时,皇甫嵩却主动提出,要将兵权交出。

对此,秦斌也不矫情,当场就下达了让秦叔宝接手皇甫嵩部的命令。皇甫嵩需要去配合秦叔宝整顿改编,等右扶风驻军整顿改编完后,皇甫嵩将要回长安城,出任兵部尚书一职。

对于长安变法的内容,皇甫嵩早就通过卢植做过深入了解,也知道兵部尚书一职是什么概念。

这是相当于将整个弘农王治下兵马都交到他皇甫嵩手上了。

虽然兵部尚书上面还有内阁,但是内阁主管政事,在弘农王的变法中,军政是分治的,所以兵部尚书某些意义上是直属弘农王麾下的。

也就是说,他皇甫嵩作为一名新投之人,居然一步登天,成为弘农王之下最有权柄之人。

对此,皇甫嵩更是感激了,也暗暗发誓,势必为弘农王殿下劈荆斩刺,收拾山河,中兴大汉,而为此就算肝脑涂地也在所不辞。

至于卢植,秦斌倒是让他入阁,做次辅,并且兼任主管教育、祭祀以及外交的礼部尚书。

卢植对此也没异议,甚至很满意,毕竟对比起领兵打仗,他更喜欢做学问,和教化弟子。

右扶风与皇甫嵩都安排妥当后,秦斌就又投入到工作中。

不过第二天,刚接手礼部的卢植就来报,说董卓和袁绍分别派出使者送来书信。

秦斌和卢植先后看完董卓的书信后,卢植率先开口,“殿下,一百万石粮食换来弘农郡和万年公主倒是不亏,只是,关中多年天灾人祸,这一百万石就这么送与董卓,似乎...”

秦斌笑着说道,“卢师安心,粮食我不缺,就算是一千万石我都拿的出。再说了,要是董卓败的太快,那我们不是要直接面对关东诸侯?

我们现在虽然不怕,但是根基不稳,变法也刚开始。我们需要时间。”

卢植听了后,深以为然,虽然对那一百万石粮食很心疼,不过卢植也明白一个道理,要想马跑,那就得将马喂饱。

秦斌颠了下手上的竹简,又说道“看来洛阳的粮食储备也很紧张。董卓居然想和我们开市交易粮食军械。

有趣。

既然董卓添加了开市做为条件,那我们也要添加一项条件,就说我们不收金银,只收人口,不分老幼妇孺,只要安全送到函谷关前,就能换取我们的粮食。

当然,青壮人口能换更多粮食。”

卢植一听,便两眼放光,同时心中也嘀咕一声,‘殿下哪里来那么多粮食...先帝卖官鬻爵弄了钱粮不知几何...莫非都是先帝留下的家底?’

虽然心中嘀咕几许,不过卢植却不能把心声说出,毕竟这是先帝干出的混账事情,拿在弘农王面前说却是不合适。

卢植没有再去想先帝的事情,而是出言说道,“想必董卓一定会同意人口换粮食,现在洛阳四周战火连绵,董卓自顾不暇,哪里管得了那些流民、难民。

而现在我们关中十室九空,正是需要百姓来充实,若是此事成了,只需苦心经营数年,关中就有俯视天下的底蕴了。”

秦斌点头,“不错,而粮食生意我们还可以做的更大,例如关东诸侯也会有缺粮的时候,不,天下大部分州郡这几年的收成都不好,我们的买卖可以面相整个大汉。此事卢师通知内阁,让他们做好相应准备。”

“殿下放心,只要粮食没问题,内阁那边会安排好一切。”顿了一下,卢植又说道,“殿下,粮食换人口倒是没问题,只是这军械什物也换吗?”

秦斌说道,“换,我们府库中存放着可以武装七八万步卒的军械,这些都是攻城掠地时的战利品,加上右扶风那边换装后又有几万套装备,与其融掉锻造农具,还不如那去给董卓对付关东诸侯,同时还能换些人口。”

卢植想了想,也觉得这样子处理比那去融掉要好一点。毕竟弘农王府麾下的士兵装备的甲具武器都是精良中的精良。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9:http://b.faloo.com/686927_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