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章:计划

而所谓的‘暗卫’。

其实就是秦斌胡编乱造的,毕竟总不能告诉卢植是系统弄出来的吧?

就算说是神送的,以卢植耿直的性子也不一定信。

再说了,捏造一个‘暗卫’出来,将来也可以震慑那些必定会招收的原住民能臣名将,至少能给别人一个‘汉室皇族还有不为人知的底蕴’的假象,从某些意义上来说,也能提高自己声威。

至于说,把系统赋予的弄成上天的恩赐?神仙的眷恋?

也不是不能这样做,但是这样做有一个弊端。

那就是没亲眼所见的人,会当成这是他弘农王在装神弄鬼来造势,要知道太平道之乱还没过去几年呢,这样一来根本就无法震慑那些不见其实的外人。

更重要的是,这个时代的人,只要是有学识的人,大多都是儒家出身,而儒家虽然相信神明的存在,却不主张去追求、崇拜神明,儒家经典《论语·述而》中就有‘子不语怪力乱神’一说。

所以说,装神弄鬼之流,在没真切看到之前,这个时代的知识分子是嗤之以鼻的。

甚至一个不小心,还可能会引得天下知识分子来一句‘弘农王要学那太平道呼?’

这样一来反而有些得不偿失。

而以汉室皇族的底蕴来说事,则是一本万利。

一是在现在这个汉室衰微的时期,让天下人认为,汉室数百年的底蕴不是那么容易撼动的。

从某些角度上就是提高现今汉室的威望,换言之也是在提升秦斌的威望。

二是提高秦斌大汉天子正统继承人身份的砝码。

什么意思?

很简单,在外人看来,废帝‘刘辨’怎么的也就是个十多岁的小孩,怎么可能一早就组建自己的实力?

而大将军何进也不可能留下多少东西给刘辨,毕竟何进的家都被董卓抄了,外戚势力基本上在董卓进入洛阳后没多久就被一网打尽了,这种情况下,又怎么可能还有什么东西留下来。

那‘刘辨’手中的军队还有‘暗卫’又是从哪里来的?

不用多想就能得出结论了,那就是先帝刘宏给予的!

这么一来,只要秦斌宣传工作做的好,把‘暗卫’弄成秦时黑冰台、汉武帝的绣衣使,唐时不良人之流,弄成只有真正的天子,继位后才能掌握的汉室底牌。

那就能间接性地证明和加深继承权的合法性。

话归正传,卢植听了秦斌的话后,也不做疑惑,皆因山谷里数百兵丁,就让卢植相信秦斌还有其他后手了。

所以卢植只是沉思一番,就出言说道,“殿下,若是真有数千精锐,攻城器具、粮草什物皆是充盈,突袭函谷关也不难。”

秦斌闻言有些意外,也就反问道,“此话怎讲?据我所知,函谷关乃不输给虎牢关的雄关,几千人真有可能攻破吗?”

卢植倒是没卖关子,而是直说,“殿下有所不知,昔日光武时,函谷关被修缮过,确实是天下少有的雄关。可后来两百余年间,司隶地区并无战乱,那函谷关又不像虎牢一般,是司隶东出门户,所以几乎没有再修缮过。

中平五年初,凉州之乱时,皇甫义真被先帝下命督军西出平叛,老臣在送皇甫义真西行时,经过函谷关,见那函谷关疏于治理,守兵不足千人。

后来老臣回洛阳,上报过给先帝,先帝也有所忧虑,想要重修函谷关,只可惜当时国库困难,加上没几个月西凉之乱就被平定了,先帝就打消了重修函谷关的念头。

现今函谷关虽在董卓手上,可董卓只顾关东世族,却没听过有重新修缮函谷关一说,想来最多就是增了些兵力而已。”

听卢植如此一说,秦斌也算明白了,也就点头说道,“既然如此,明日我等步骑急行,先到函谷关附近打探一番再说。”

秦斌的话倒是让卢植更是欣慰了。

看来殿下真的长大了,没有听风就是雨,明白行军打仗不是儿戏,需慎之又慎。

随后秦斌安排完部众轮番休息,然后又具现了数十名品质一般的细作,让他们潜伏到洛阳地界各个城池乡亭,好宣传自己的威望。

经过洛阳之事,秦斌也算是明悟了。

想要声望值,就必须做好宣传工作,否则你再怎么神武贤明,没人知道也是白搭。

就好像这个时代的名士一样,很多都是靠着亲朋好友们的宣传,才能成为名士的。

最著名的例子就是诸葛亮,为什么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卧龙之名天下皆知?

还不是他的亲朋好友逢人就说卧龙诸葛亮如何如何了得。

否则谁会知道南阳隆中那荒野里有诸葛亮这一号人物?

所以,想要‘致富’,就必须搞好宣传工作。

而最适合宣传工作的就是那些无孔不入的细作谍探了。

......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9:http://b.faloo.com/686927_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