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章 吴王贤德,可为储君【1/5】

贞观十四年,太极宫两仪殿。

大唐天子李世民端坐于最前方,脸色阴沉的能滴下水来。

底下分左右跪坐的文武百官,也是一个个噤若寒蝉。

整个两仪殿的气氛,压抑到了极点。

但就在这古怪的气氛当中,在靠着大殿柱子位置。

一个身着蟒袍的英俊青年,表情显得格格不入。

他先是像打了个盹突然醒过来一样,眼神略为迷茫。

但很快,一点星辰从他眸子中亮起,转而又恢复平静。

“这里是大唐贞观年间,我竟然成了吴王李恪?”

刚接受完记忆的李恪,打量了一下周围的环境。

对于大殿中现在为何是这么一个状况,他很快就明白了过来。

原来事情的起因,是因为当朝太子李承乾,宠幸了太常寺一个名叫称心的乐人。

当然,这个称心是个男的。

堂堂太子竟然闹出这种丑事,言官们自然不能错过机会。

于是,李承乾立马就被一众大臣给弹劾了。

而那太子李承乾也是个暴脾气。

他竟然连夜派出了刺客,想要刺杀弹劾他的于志宁等人。

只不过这人还没有杀掉,事情就已经败露。

在事后,一众刺客当然被斩首,而主使者李承乾,暂时被幽禁于东宫。

此时大唐天子李世民召集群臣,就是想要商议如何处罚太子之事。

然而这些官员哪一个不是老油条?

他们都深得明哲保身的道理。

此刻对于天子的家事并不想掺和,纷纷当了木头人。

“陛下,臣建议另立太子!”

就在这沉默的气氛当中,突然有一人从中站出,大声说道。

李恪打眼一看,发现刚才说话的人,正是‘苦主’于志宁。

这个家伙一副受了天大委屈的模样,眼巴巴的看着李世民,就快要滴下泪来。

振聋发聩的声音,总算是打破了大殿的沉闷气氛。

大臣们纷纷侧目。

饶是前头的李世民,此时看着这位太子府右詹士,也是有些惊讶。

现太子李承乾太过让他失望,他确实有过另立储君的想法。

但那毕竟还只是一个想法,一直都没有和人说过。

没等李世民发问,那边的于志宁却继续道:

“陛下,当今太子失德,于宫中宠幸男伎,本身就已经有违伦常;

被我等上疏谏议后,竟然派出刺客暗杀师长,更是有违天家威仪;

更兼气量狭小,如此太子怎能成为一国储君?臣以为秦二世亦不过……”

哗!

一众大臣被这于志宁劲爆的话,弄的震惊不已。

此时底下有一大腹便便的青年,听到这于志宁的话之后,眼神兴奋中带着疑惑。

这人正是李世民第四子魏王李泰。

李泰心道:“这于志宁好像并不是本王的羽翼,怎么今天竟然倒戈相向了?

不过,如果能将李承乾从太子之位上拉下来,除了本王,谁还能当这太子?”

但因为玄武门之事,当今天子对于兄弟之间的斗争很是不喜。

李泰虽然心中狂喜,此刻却也不敢直接进言。

他正准备示意自己的人出去凑凑热闹,李世民却开口了:

“哦?于爱卿,既然当今太子不宜再为太子,你看朕的皇子当中,何人能当?”

“这……臣不知!”

这下轮到于志宁哑口了。

他心中想的只是将李承乾给干下来,免得下一次又被暗杀。

一次暗杀能侥幸躲过去,可不是每一次都这么幸运的。

至于将李承乾拉下来之后,到底由谁来当这个太子,他倒是没有想过。

“诸位爱卿,你们有何看法?”

李世民点了点头,将目光看向了其他的文武大臣。

诸如房玄龄、程咬金、尉迟恭等绝大部分人,瞬间低下头去。

他们本就是天策旧臣,只尊当今天子。

至于太子是何人来当,和他们没有任何关系。

此时这帮人自然不准备淌这一汪浑水。

只有王珪这一类世家派系的臣子,眼中光芒闪烁,一时间蠢蠢欲动。

天子李世民厌恶世家,对世家势力多次暗中打压。

故而世家的势力并不依附在太子李承乾门下,反倒是亲近魏王李泰。

世家这边的代表人物王珪和同系几个人交流了眼神,正准备拔身而起。

旁边一个官员却是先他一步站了起来:

“陛下,微臣以为吴王贤德,可为当今储君!”

一言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9:http://b.faloo.com/686138_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