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紫杉镇的炼金术士

最近,紫杉镇的人们总能见到一个怪异的年轻人。

这个年轻人随身拖着一只大口袋游荡在村头巷尾,把一切自然界的物产都扔进那只口袋:

路旁随处可见的红蓝山花和蓟丛、河滩边上的食人鱼产下的卵、烂醉如泥酒馆墙根边被可疑液体滋养出来的鳞片伞菌、白帽伞菌、总之一切能找到的蘑菇,甚至于傍晚河面上纷飞的蜻蜓也被这个年轻人抓来扔进口袋,甚至于农场里的自然肥料他也要研究一番——当然,肥料还是免遭毒手了。

镇民们本来都很喜欢这个能说会道、特别会讲笑话的小伙子,但看到他最近奇怪的举止和忧虑的神情,大伙都有些不知所措。

见多识广的卫兵队长表示,他应该是一名炼金术学徒,想要通过奇奇怪怪的素材制作药水,或者改造自身,但看他的神情,应该是研究遇到了阻碍,缺少必要的材料。

尽管身为天生的战士,天际省的纯正诺德人往往很鄙视法术,但他们对于炼金术和附魔学派还是保持了相当的克制,毕竟再强大的战士也需要各类药水来调理和治疗自己,并且毫不介意自己的钢铁装备拥有能够摧毁敌人的附魔——当年第一批前来泰姆瑞尔大陆的诺德人和其首领伊斯格拉谟,也是靠着手中武器的强大附魔才能快速打败天际的原住民。

镇民们纷纷慷慨解囊,将自家那些毫无用处但稀奇古怪的东西都捐赠给了张景秋,大概都是些晒干的植物、风干的骨头、没人认识的矿石等等。

面对镇民们这份毫无用处的热心,张景秋在内心深处还是很感动的。

但是他目前的困境并不是缺少材料,而是来自于两方面:

缺乏炼金术等级,空有材料而做不出成品;

缺乏炼金术基础,知道配方但不懂如何制备。

那些曾经让他烂熟于心所谓配方,实际上只是不同材料的组合而已:

比如他明明知道大蒜+盐+蓟就可以制作出价值不菲的法力再生药水,不仅能卖个好价钱,还能在实践中提升炼金术等级。

但真到实操的时候就傻眼了,这三样材料他都有,可要怎么制作成药水呢?材料配比是怎样的?要先制备什么呢?

他的手头只有一副残破的研钵和杵,能做的动作也只是将这三样捣得稀烂,然后加水——这还是从格尔湖里直接打上来的,杂质之多跟纯水没法比。

“好嘛,本来以为能点石成金,现在只做出了蒜泥蘸料,就差包顿饺子了......”张景秋摘掉被腐蚀烂了的皮手套,痛苦地扶额叹息道。

想要提升炼金学的熟练等级,需要学**量的炼金学知识,需要不断进行实验。

炼金之路并不是完全断绝的,当张景秋发现,按照自己记忆中的配方,将有价值的材料强行“混合”在一起的话,也能慢慢提升炼金等级后,他就开始了疯狂的搜刮行为。

张景秋掏空了一整个小镇多年积累的自然材料潜力,才勉强将自己的炼金术水平提升到新手级,足够加点了;等他终于加上点时,那些比较有价值的材料早就被挥霍一空了。

被他糟蹋了的材料如果让一位货真价实的炼金新手来运用,至少也可以炼出价值几百金币的药水,每每想要这里,张景秋都难过得想哭。

现在,第二个问题摆在眼前。

这个天际远比张景秋想象得硬核,作为一个十五岁后就没有上过化学课的、眼高手低的文科生,他完全不知道怎么进行加工和制备,也没有烧杯、曲颈器、煅烧器这些设备,这导致他虽然耗费了宝贵的点数投入了炼金学,但仍然没法开展有效的实验。

毕竟这里不是游戏。

不过要说这个点数白投了也不准确,在加点之后,他获得了一项能力和一道法术。

“一环法术-提炼精华:从多份相同材料中提炼出精华,精华具备单项炼金属性,也可用作施法材料或药水/改造实验材料。”

至于那项能力,堪称神农尝百草的极端劣化版,即通过品尝材料,有一定概率知晓一项炼金属性。

此时,张景秋手上剩余的材料已然不多,无非是一些蝴蝶翅膀、干燥的蜻蜓和气味难闻的蘑菇,他将这些材料按照相同种类分成几堆,然后打出施法手势,念动咒音,开始施放一环法术-提炼精华。

然后他从一堆蝴蝶翅膀中获得了一份黑糊糊的、泥巴样的精华,取了一点品尝,得知效果是“次级伤害法力”。

在失败了两次施法后,张景秋决定暂停这种尝试,同时下了一个决心:一定要去寻找对口的老师来学习专业的法术知识,包括炼金和幻术。

他觉得自己这种闭门造车的行为,实在是得不偿失:如果他在做这些实验前先找一位正经的炼金师,跟他学习一些哪怕基础的专业知识,哪怕只是读一读入门的课本,取得的成就也比现在大得多;幻术方面也是同理,他能掌握的法术配方也只有通过书籍感悟到的可怜几种,就算他知道幻术应该往哪些方面发展
手机支付宝搜索XeavdO831HA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9:http://b.faloo.com/1087268_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