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匈王宫,殿外广场。
范蠡手持折扇,身边汉军围绕。大匈王带着仅剩的十余人,坐着最后的反抗。
“你又是刘一的什么下属?孤从未有你的任何情报,刘一呢?为什么不亲自前来。”大匈王举起手中的金色长剑,指着面前的范蠡。
范蠡笑了笑,回答道:“我王,亲自前去铁山宗分舵,处斩那群为祸百姓的铁山宗弟子了。
在下范蠡,大汉第三军团长。”
“哈哈哈,刘一。他还真是作死啊!灭了我大匈国也就罢了,居然还去惹铁山宗。他以为他是谁?那可是一个仙门!”大匈王大笑,仿佛看到了未来刘一因为招惹了铁山宗,生不如死的场景。
“执迷不悟,我王为何不来。你到现在还不明白。按理来说,两国之战最后两王对垒。
我王应该给你足够的尊重,和你面对面。但是现在我王不来,你到了这一刻,还不明白是为什么。”
“他!看不起我!”大匈王双目一瞪,怒火中烧。他一国之王,居然被一个九岁的诸侯王看不起。
“你到现在还在指望铁山宗,在你们联合他们,从那一晚的伏击开始,你们那一次不是认为我大汉死定了?直到刚刚铁山宗的中坚战力,三位长老围杀我王,你们还不是认为我大汉即将亡国。
结果呢?我王斩杀三玄老,你认为现在的铁山宗还有什么?一年来他们所有三代弟子全部派到四国传教。而传教背后的勾当,你比我还清楚。
现在四国除大瀛国外,其余三国铁山宗分舵基本已经被我们剿灭。还百姓一个交代。如今铁山宗就剩下一个闭关三年的宗主。
我告诉你吧,今日就是铁山宗宗主亲至。我王照斩!
身为一国君王,你们四国四王,没有一个君主该有的模样。你说我王为何要看的起你?不仅是你,其他三王也都一样。”范蠡字字珠玑,说的大匈王一阵陷入沉默。
言下之意很明显,与其来你这里浪费时间,不如去端了铁山宗分舵,收一波民心来的实在。
过了一会儿,大匈王将手中长剑横在脖子前,好像明悟了一样仰天大笑:“哈哈哈……帝王之风,孤输得不冤。”
“大王!不要啊!”
“大王,不可以。”
……
身边的一众大臣,纷纷阻止着大匈王做傻事。
“诸位爱卿,你们想让孤死前,最后一点尊严都没有吗?”大匈王对着身边的臣子问道。
一群臣子这时才停住了劝谏,几个老臣更是老泪纵横。
虽然大匈王被范蠡批判的一无是处,但是不得不说他还是有他的人格魅力所在。否则他在国破之际,临死之前,身边还有着这几个愿跟随到底的臣子。
“诸位,对不住了!”语落,手中的剑对着脖子一抹。
而后身体向后倒去,大匈王自刎。大匈国正式被灭。
“大王!!!”
一群捍卫到最后的臣子,看着大匈王倒下痛哭流涕。
“范大人,接下来我们该做什么。”范蠡身边的一个将领看着大匈王死去,向范蠡请示下一步该怎么做。
“将大匈王室,九族!一个不留,全部斩杀。”范蠡目露寒光。
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这种事情,以范蠡的见识,还少吗?何况这是战争。
慈不掌兵,仁不守国!
“是!”那位将领恭敬的答道。
“你们这群……居然连大王的血脉都不放过。我杀了你……”大匈王尸体边的一个将领,听到范蠡的下令。拿起武器就朝范蠡杀去。
还没到范蠡面前,就被几个汉军直接制服杀死。
范蠡没有理会,转身就离开殿外广场。动身前往辽城铁山宗分舵禀报刘一大匈王已死。
……
铁山宗辽城分舵。
一个个女子被救出和家人团聚,一具具死相恐怖的干瘪尸体,被汉军抬出诉说着铁山宗弟子的累累罪行。
“斩!”
刘一一声令下,大汉军手起刀落,铁山宗弟子头颅纷飞,血洒大街。
一群辽城百姓看着,除去那些被救回女子嗯家庭,泪中带笑。其余百姓看着刘一和大汉军眼中有的厌恶,有的平淡,有的复杂。
刘一并不理会这些,刚刚收下来的国土,刘一可没打算就指望这群人对自己民心所向。
接着范蠡从王宫方向快速骑马而来,看到刘一以后跳下来,范蠡没有大声宣扬大匈王的死,而是来到刘一身边轻声禀报。
刘一听完点了点头。
五日后……
大汉王宫朝堂,刘一批阅这一本本奏折。前线刚收的城池,有着兵家学府一年以来培养的第一批人才,以及范蠡经营下来后策反的城主。一座座城池接收下来,也不会太麻烦。
就是现在一条条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