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大哥,你是一品炼精境的武者吗?”
案牍库三楼,孙元拿着鸡毛掸子掸着卷宗上的灰尘,不由问道。
“你觉得我若是身为一品炼精境的武者,还会呆在这里吗?”苏锦笑道。
孙元闻言一怔,旋即脸色歉意的说道:“苏大哥,不好意思,我以为......”
“没关系。”
苏锦笑道:“我和你一样,也是靠关系,走后们进来的。”
孙元毕竟是生活在乡村里的少年。
在苏锦的旁敲侧击下,对孙元的身份有了大致了解。
孙元刚满十五岁,家境贫寒,家在太安城一百多里外。
虽然家庭条件不行,但这家伙很幸运,上面有个十八岁的姐姐,长得还算不错,被北镇抚司一位在外办事的校尉看上。
有这个校尉姐夫走关系,便给孙元谋了这份打扫案牍库的工作。
“等打扫完毕,我带你去领衣服和床褥腰牌,否则可没办法随意出入北镇抚司。”苏锦笑道。
“好。”
孙元点点头。
一个时辰过去,苏锦带着孙元去往人事处,领取床褥和腰牌。
回案牍库的路上,和三三两两的锦衣卫擦肩而过,望着他们悬在腰间的绣春刀,孙元的脸上不禁露出向往的神色。
“真帅啊。”
待对方离开很远,孙元才恋恋不舍的收回目光。
“等你成为一名真正的武者,就可以领取一柄属于自己的绣春刀了。”苏锦笑道。
身为文职的他们,自然是没资格拥有绣春刀。
“我一定会成为一名真正的武者。”
孙元目光坚定的说道。
“嘘。”
就在这时,演武场的方向突然传来一道剧烈的声响。
那是一道信号弹升空传来的声音。
“砰!”
信号弹在半空轰然炸响,声音传至整个太安城。
北镇抚司内正在屋子里修炼的锦衣卫纷纷打开门,朝着演武场的方向赶去。
“苏大哥,发生什么事了?”
看到这一幕,孙远脸色有些苍白的说道。
这么多的锦衣卫赶去演武场,肯定是发生了非常大的事,上面的人紧急召回太安城内的所有锦衣卫。
“我也没见过这种情况。”
苏锦眉头微蹙,思忖了片刻后说道:“孙元,把被褥放下,咱俩去凑凑热闹,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样不好吧?”
孙元犹疑道:“咱俩可都不是武者,若是待会上面有什么吩咐,咱俩怎么办?”
“不用担心,这么多锦衣卫赶去演武场,咱俩混在人群里,等凑完热闹,就跟着那些人一起离开,到时候再折回来。”
苏锦边说着,便往演武场的方向走去。
孙元犹豫了片刻后,终究是好奇略占上风,将被褥放在一旁,便急忙追了上去。
但两人来到演武场时,整个广场上已经站满了密密麻麻的锦衣卫,还有不少的人从外面成群结队的赶回来。
这些人脸上亦是带着惊疑未定的神色,这种急召所有锦衣卫的情况,对于他们来说也是异常陌生的事情。
苏锦和孙元站在人群里,静观事态的发展。
“啧,真是没想到,北镇抚司竟然有这么多人。”
孙元不由感叹一声:“这些人,可都至少是一品炼精境以上的武者,我姐夫曾说过,一品炼精境的武者,对阵十几个普通的士卒,能还不费力的将这些人击杀。”
“这些人加起来,可以比得上一支上万人的军队了吧?”
“这些还是常驻太安城的锦衣卫,在承阳九州,承阳一共有四个北镇抚司,所有的锦衣卫全部加起来,一共有三千多人。”
苏锦笑着解释道。
江湖武者不事生产,故而在承阳九州,江湖武者恃武凌弱的情况时有出现。
而北镇抚司作为被皇帝扶植出来的机构,有两大职责。
一是督查百官,防止地方官员贪腐。
二是掌控江湖,防止江湖武者恃武凌弱,威胁朝廷统治。
北镇抚司脱离于朝廷,直接听命于皇帝一人。
北镇抚司的存在,也是皇帝掌控朝堂和江湖的利器。
在赶来的人群里,苏锦看到了熟人,陈御边。
陈御边似是有所察,和苏锦的目光不由对视在了一处。
苏锦朝陈御边笑了笑,算是打过招呼。
陈御边思忖了片刻,径直朝着苏锦的方向走来。
“陈叔,究竟发生了什么事,竟然会紧急找回这么多的锦衣卫?”
待陈御边走上前来,苏锦不由问道。
孙元闻言,也不由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