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高句丽惊变


    

    第72章高句丽惊变


    幽州大捷,引发了大唐百姓强烈的爱国心,一时之间,百姓争相从军。


    而且幽州大捷之后,让外族看到了唐军的战斗力,包括吐谷浑、西突厥、高句丽、奚族在内的众多外族再也不敢似之前明目张胆的骚扰大唐边关,大唐国势日隆,李贞在大唐的威望也急速蹿升。


    而这让长孙无忌等拥护晋王李治的人感到心惊肉跳。


    长孙无忌没有想到,平时瘦弱的李贞,竟然会在幽州搞出这么大的动静,这与他的想象完全不一样。


    原本长孙无忌认为,幽州是一个多事之地,内部的百姓思念窦建德,不服从大唐管理,外部的高句丽与奚人虎视眈眈,磨刀霍霍,百姓贫瘠,兵源稀少。


    然而没有想到,李贞到了幽州不到一年,就连续打败了高句丽与奚族,还收服了幽州的民心,发展经济,短短时间内,就让幽州兵强民富。


    这泼天的大功就落到了李贞的身上。


    长孙无忌就想不明白了,这李贞怎么一下子变得这么厉害,本来只是一个无名之辈,却异军突起,平定侯君集叛乱,随后又在幽州连连获胜,还让百业兴旺,幽州百姓丰衣足食。


    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放眼这满朝的文武大臣,能有这种能力的也是屈指可数,李贞一个刚及弱冠的少年竟然做到了,实在是太让人意外了。


    不能再让李贞这样发展下去了,否则的话,他再立下几件大功,怕是再也无人能制住。


    长孙无忌不由想起了李世民的发家史,李世民原本也不是嫡长子,但他在隋末的混战中为大唐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得到了大部分人的拥护,以至于在玄武门之变干掉了太子李建成,成为了这大唐的皇帝。


    这李贞如此善战,岂不是第二个李世民?


    更何况,李治可不比李建成,李建成处事稳重,很有能力,还平定了河北的叛乱,手下精兵强将一大群,连魏征都是李建成的部下,李治如此柔弱的性子,又岂是李建成可比的?


    到时,怕又是一个玄武门之变!


    想到这儿,长孙无忌决定,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阻止李贞的成长。


    现在李贞在幽州最大的敌人就是高句丽,那就在高句丽的身上想办法……


    平壤,高句丽都城。


    高句丽的国王高建武接见了一位来自大唐的神秘客人,这名神秘客人,却是大唐重臣长孙无忌的使者长孙淹。


    长孙淹是长孙无忌第四个儿子,目前并未入仕,不过,长孙无忌的十二个儿子,个个才华出众,长孙淹更是少有才名。


    高建武与泉盖苏文一同接见了长孙淹。


    说起来,高建武与泉盖苏文虽然不和,但并没有撕破脸,保持着表面的和平。


    与长孙淹一番会谈之后,高建武与泉盖苏文的意见发生了分歧。


    长孙淹来平壤的目的竟然是要联合高句丽人,铲除幽州等地的李贞,还答应,高句丽人只要出兵攻打幽州,长孙淹会在暗中配合他们的进攻,只要杀了李贞,那么,就可以将营州让给高句丽,后黄城也还给高句丽。


    这让高建武和泉盖苏文大吃一惊,二人没有想到,长孙无忌竟然会为了内部的斗争而甘愿将营州拱手相让给高句丽。


    长孙淹退下后,泉盖苏文就说:“大王,这可是一个扩张势力千载难逢的机会,只要我们答应了长孙无忌的条件,就可以拿下营州,甚至还可以获得更大的利益。”


    高建武却摇了摇头说:“若是真杀了大唐的越子李贞,李世民岂能轻易干休?必起倾国之兵前来攻打我高句丽,到时,我高句丽岂能挡住大唐的精锐雄师?”


    泉盖苏文冷哼一声说道:“大王想得太多了,以我高句丽的强兵,就算李世民亲来又如何?”


    “当年隋炀帝杨广发动百万大军三次攻打高句丽,最后不也是被我军击败?隋朝还因此而灭亡。李世民如果聪明,绝对不会来找高句丽,难道他不怕大唐国重蹈隋朝的复辙吗?”


    “大王,这可是我高句丽开疆拓土的大好时间,千万不可错失机会啊!”


    高建武连连摇头,说道:“我心意已决,大莫离支不必再说。”


    见高建武并不同意与长孙无忌联合,泉盖苏文的眼中闪过一丝寒芒,当下一抱拳,转身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9:https://www.biqufan.com/110_110792/204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