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大周能有陛下这一位明君,乃..

姜辰直接无语。

还不如第一个说话的大臣可信度高。

最起码人家还长得人模人样。

“此事应当从长计议,到此为止。”

听到姜辰这话,众大臣纷纷叹息。

好多人都还没有发话呢。

虽然没有女儿,但他们有侄女或者妹妹啊。

一旦自己的亲人当上了大周皇后。

那他们也是皇亲国戚了。

从地位身份上来讲,和现在天差地别!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陛下,微臣有事起奏。”刚才第一个说话的大臣徐苏再次站了出来。

“准奏。”

“现在朝堂刚被清洗了一波,相国等官职都有空缺。”

“陛下,以微臣所见,得广招天下贤士入朝为官。”

“既然徐爱卿说到这时,那朕就将朕思索已久的科举制度推出来吧。”

这大周皇朝,入朝为官就像是春秋战国时,靠别人举荐。

说哪个地方有什么大才之人等等。

亦或者世袭官位。

目前朝堂中的武将,有些是继承了自己老爹或者爷爷的官位。

有些则是江湖中人。

这科举制度一出来。

只怕是让人大跌眼镜,让朝中官员恐慌!

毕竟大多数人都还是向往武道的。

也没这么多闲心参合朝堂之事。

不管是朝堂中的文官和武官,他们都是武者!

只不过武道修为不一样罢了。

“科举?什么是科举?”徐苏不经问道。

“科举呢,就是选拔官吏的制度,具体的,稍后朕会写出来,然后再给诸位爱卿看。”

“文官要科举,武官也要科举。”

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官,科举这方面,姜辰都打算改动一下。

一个人武道天赋好坏,也极为重要。

要想让大周皇朝兵强马壮,那必定得多一些高手。

要想打造出很多高手,天赋尤为重要。

没有天赋的,怎么修炼也还是那个样。

既然自己是大周皇朝的皇帝,那姜辰就得对大周负起责任来。

前身的老爹姜太虚一心向武,但却选择了单枪匹马闯荡江湖。

但姜辰不一样。

姜辰想要的是,将大周皇朝的旗帜插满整个天元大陆!

姜辰也相信,自己有这个能力!

“除去这个科举制度以外,官员的体系也得改一改。”

“而朕将这个新的官员体系叫做三书六部制。”

“具体怎么改,稍后朕也会写出来。”

听到姜辰这些话,朝堂内的官员们,都有一种风雨欲来的感觉。

“还有问题吗?”姜辰凌厉的眼神扫过每一个人。

官员们不寒而栗。

“退朝!”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待姜辰先行离开金銮殿后,诸位大臣才走出了金銮殿。

“风雨欲来啊,陛下这一系列的制度变动,只怕我等的官位不保啊。”

“应该不会的,我们的忠心,日月可鉴!”

“也是,现在应该担心的是那些当时保持中立的人。”

“他们和我们这些忠臣不一样,他们没有选择投靠妖后楚氏,只怕是利益还不够罢了。”

“是极是极,还是先去春风楼消遣一下,缓和一下心情再说。”

“走走走。”

“………………”

退朝过后,姜辰便来到了御书房。

开始写起科举制度和三书六部制的具体细节。

经过九年义务教育的姜辰,纵然时间已经过了很久。

但科举制度和三书六部制的大体细节还是能够记住的。

“陛下,这,要想成为状元,难度也太大了吧。”

看到科举制度后,姜忠贤倒吸一口凉气。

“难度大?”姜辰摇摇头。

诸多心绪涌上心头。

不禁响起了前世的高考。

那竞争,可比现在的大周皇朝官员的竞争激烈多了。

都踏马内卷了。

不仅仅是上学时内卷,离开校园出了社会也同样内卷。

某写手千字五块的买断写到键盘冒烟!

“这难度还不大吗?”姜忠贤并不理解。

他也没见识过内卷。

“陛下,这科举制度一出来,那些朝堂中的官员恐怕会暴动啊。”

“这对于寒门弟子来说是一间好事,但对于现在的官员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9:http://b.faloo.com/1027617_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