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三棺

    让齐铁嘴照看张闻玉,叶白和鹧鸪哨二人继续向着石像后面走去。

    手电筒的光束一照,远处一个镶金嵌玉的王座就在会仙殿的最深处,前面还有个金水池阻隔,水池不窄,里面的水早已经干枯。

    王座上盘着一条红色的玉龙,在光线的反射下,龙体中流光溢彩,隐隐有红光涌动,叶白上前一看,里面全是水银。

    这玉龙雕刻的巧夺天工,龙尾和一截龙身懒洋洋的趴在王座上,龙头和双爪扎进壁画中,把壁画和王座连成了一体。

    壁画上油漆脱落严重,但依然能看清上面的内容。

    画中仙云似海、香烟缭绕,山巅的天宫若隐若现,一位王者在众臣子的簇拥下,缓步登上天宫。

    这似乎是描绘献王成仙登天的景象。

    鹧鸪哨似乎在壁画上发现什么,又向前靠近了些。

    只见壁画上的献王身穿圆领宽大蟒袍,腰系玉带,头顶金冠,那冠上镶嵌一颗珠子,好似人眼,分明就是雮尘珠的样子。

    “三弟,看来雮尘珠确实在献王的手中。”鹧鸪哨神色激动,确信道。

    叶白不置可否的点点头,心道:我都说了多少次了,你咋还不信。

    王座的后面还有一处空间,是会仙殿的后殿,按照秦时的风格,后殿一边是祭祀用的,并非寝宫,里面应该有许多歌颂献王的碑文供后人祭拜瞻仰。

    穿过一处短廊,两人来到更为阴森黑暗的后宫殿堂。

    廊中有刻字,名为“上真殿”。

    殿中碑刻林立,有单独的八面墙,被摆成九宫八卦状。

    两人分开观看墙上的内容,这些壁画基本上一砖一画,涵盖了献王时期古滇国的政治、祭祀、战争等全部领域。

    若是让专门研究历史的教授发现了这东西,那真算得上是无价之宝。

    可惜叶白和鹧鸪哨不是此类人。

    鹧鸪哨想从画中找到一些关于王墓地宫情形的信息,而叶白却被一副描绘战争的画吸引。

    这壁画说得是献王身前率领滇国子民攻打夜郎国。

    夜郎和滇国在汉代都被视为西南蛮夷,生产力低下,但滇国对青铜的冶炼技术比夜郎国高明得多,所以这场战争滇国大获全胜,并且俘虏了大批的夜郎国子民。

    因为这批战俘和奴隶是修建王墓的主要力量,壁画和碑文又对这些功绩大肆渲染。

    关键这碑文上有对夜郎国地理位置的描述,若是好好研究的话,或许能找到夜郎国的王墓。

    在秦汉时期,夜郎国也算是西南第一大国,当时汉使者过夜郎,夜郎王自大道:“汉孰与我大?”,由此把汉武帝激怒。

    后来夜郎国便被汉武帝灭了,而史书上只有寥寥几笔提到这昔日的番邦大国,还留下一个夜郎自大的成语,让人唏嘘。

    想来夜郎国的王墓应该也有不少财宝。

    这时,鹧鸪哨在石碑后面发现一尊两米高的六足大铜鼎,连忙将叶白唤来。

    鼎上盖着铜盖,两侧各有一个巨大的铜环,六足分别是六个半跪的神兽,造型苍劲古朴,遍体长满鳞片,似乎是麒麟一类的神兽。

    叶白上前抚摸铜鼎,露出喜意,一路走来,这算是第一件国宝级的文物了。

    鹧鸪哨对铜鼎敲了敲,传来厚重的回响,这铜鼎内似乎装满了东西。

    对叶白微微点头,鹧鸪哨便翻身上了大鼎,用巧劲将铜盖踢起,一股淡淡的腥臭味顿时从鼎内传出来。

    叶白也翻身踩在铜鼎的边缘,只见里面白花花一片,全是赤身裸体的男女,从尸身上看,男女老幼都有,数量少说也有十几具。

    这些尸体堆积在白色凝固的油脂中,被做成了腊尸,恶心至极,即便见过大风大浪的叶白也不免觉得有几分不舒服。

    献王真是不当人啊!

    早在夏商时期,就有用鼎烹人祭祀神明的记载,而且被烹饪者不能是普通的奴隶,估计这些尸体里面就有夜郎国的王公贵族。

    叶白想将这些尸体烧了,但会仙殿多是用楠木搭梁,见不得火,于是叶白便将整个大鼎收入空间,等出去后再进行焚烧。

    见眼前的六足大鼎突然消失,鹧鸪哨便知是被叶白收走了,他也见怪不怪了。

    这时,承载大鼎的石砖突然上沉,齿轮转动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回响。

    看来是触发什么机关了。

    叶白和鹧鸪哨神色戒备,向四周望去,又听见死气沉沉的宫殿深处传来“咯咯咯嘿嘿!”的笑声。

    听声音是个女人,但这笑声冰冷透露着某种奸邪,仿佛是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9:http://www.xszww2.com/111_111913/638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