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好与不好主要还是取决于你看事情的角度和态度。当你能够学会调节心态,用正面思维来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时候,自然也就会懂得时时“口吐善言”,让交流变得更加和谐愉快。
只有弱者才喜欢自欺欺人
有这样一种人,他们喜欢活在别人艳羡的目光中,似乎只有沐浴在这样的目光之中,他们才能感到满足。更有甚至,为了获得这种虚假而病态的满足感,他们宁愿背地里过得困苦不堪,也要在面子上“打肿脸充胖子”,活成别人眼中“幸福美满”的模样。
这种自欺欺人的心态其实是非常可悲的,这样的人不仅一直在欺骗别人,更重要的是也一直在欺骗自己,让自己沉浸于一种盲目而虚假的情绪中不可自拔,用虚无的满足感来麻痹自己,缔造一个又一个的生活骗局。
喜欢自欺欺人的人通常都是最软弱也最自卑的人,这种人连诚实面对自己的勇气都没有,自然更不可能有改变命运、掌控人生的勇气。这样的人是可悲的、可怜的,同时也是可恨的,因为正是他们的软弱,造就了他们自己悲剧而又可笑的命运。
在20世纪,日本曾爆发过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很多企业都在这场危机中倒闭了,这其中就包括一位面店老板。
面店破产倒闭之后,这位面店老板返回了家乡,住进了自己从前的破房子,并日日为自己的失败感到痛苦不已。他无法面对人们同情怜悯的目光,更不愿意被昔日的对手嘲笑讥讽,因此,他一直都对外宣称,自己是厌倦了城市紧张的生活,所以才回乡下“放假休息”,却只字不提关于破产的事情。
为了不引人怀疑,他不仅没有节约开支,反而比以前过得更加奢侈浪费,穿高品质的手工西服,吃饭也只去最有名最昂贵的大饭店。他指望用这种铺张浪费的生活方式来隐藏自己的失败,哪怕花光所剩无几的积蓄也在所不惜。
世上无不透风的墙,虽然这位面店老板一直隐瞒,但依旧有不少人辗转听闻了他早已破产的消息。毕竟别人不都是傻子,不管怎么隐瞒,他的真实状况到底如何,不少人其实都是心中有数的。也有人曾好心劝他,别这么要面子,把自己的日子过好才是最重要的。但这些委婉的奉劝却只让他更加变本加厉、欲盖弥彰……
可以想象,当这位面店老板为了维护自欺欺人的假象而花光最后一份积蓄的时候,他会陷入怎样悲惨而贫困的生活?而到了那个时候,他不惜一切也要隐瞒的失败,也终将会揭开所有面纱,赤裸裸地呈现在众人面前。
不可否认,这位老板曾经的确是一位成功的人,但他却始终没能真正成为一名强者。失败降临之际,他选择了逃避而非面对,甚至不惜牺牲真实的生活,用虚假的谎言去维持一个看似美好的成功假象。这样的他无疑是软弱的,这样的软弱也注定了他从此再也与成功无缘。
失败并不可耻,也不可怕,失败只不过是成功路上的一段坎坷,哪怕被它绊倒,只要再次站起来,就依然有大步向前的机会。但如果在摔倒之后,因为担心被人嘲讽讥笑,不惜自欺欺人地掩盖摔倒的事实,欺骗别人也欺骗自己,那么便永远只能抱着虚假的满足,趴在失败的土地上了。
所以请记住,无论何时,都要能够直面真实的人生,哪怕它潦倒不堪,只要你肯努力,都一定存有改变的希望与机会。把心态放好了、放正了,才能让这条人生路越走越好、越走越顺。
愤怒——最具摧毁性的“凶器”
在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中,愤怒无疑是最为激烈的一种情绪表达。在生活中,很多人就是因为无法控制自己愤怒的情绪,而在冲动之下做出难以挽回的事情的。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在遭遇不如意的事情时,每个人都会产生愤怒情绪,这本无可厚非,但如果不能好好控制这种情绪,动辄就不分场合地大叫大嚷,甚至拍桌子、砸板凳、对人拳脚相向等,那就实在过分了。过于激烈的情绪表达不仅会对自己造成伤害,也容易让周围的人无辜遭到“池鱼之殃”。可以说,在社会交往中,愤怒无疑是最具摧毁性的“凶器”。
俗话说“气大伤身”,这其实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美国生理学家爱尔玛就做过这样的一个实验:他将一些玻璃管插入零摄氏度的冰水混合容器中,然后收集人们在不同情绪状态下呼出的气体,并将这些气体分别溶于溶液中。结果显示,当人处于平和的情绪状态时,所呼出的气体溶于水后,溶液呈现澄清状态;当人的情绪处于悲痛中时,水中出现白色沉淀;当人处于愤怒的情绪状态中时,则会出现紫色沉淀。之后,爱尔玛将这些溶液分别注射在试验用的小白鼠身上,结果发现,“愤怒气体”的溶液在几分钟之内就会致使小白鼠死亡。
根据这个实验,爱尔玛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人的愤怒情绪状态每持续10分钟,就会消耗掉不亚于参加一次300米赛跑的能量。可见,愤怒情绪所引起的人体生理反应是非常激烈的,而在这种状态下产生的分泌物显然比其他情绪状态下产生的分泌物要更具毒性。所以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