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苦恼的杨玄感

        光阴似箭,很快大军在武阳郡已经休整了三天时间。

        那些降兵只斩杀了不到百人,又被三位老将军瓜分了两万人。其中大部分都被李景挑走,将骁果军扩充至三万人马。

        剩下的四万人被陈棱协助萧瑀安排着,化作四十个屯子,又从武阳郡借来一些农具、种子,他们便开启了“劳动改造”的生活。

        洛阳还在杨玄感手中,要尽快将其夺回,不能再有所耽搁了。这一日,杨英嘱咐完萧瑀,便再次踏上龙舟。

        那些树桩早就被人取走,龙舟前面有来护儿的右翊卫大军战船开路。左岸有李景率骁果军护卫,右岸有张须舵率军护卫。

        屈突通没有随着龙舟一同入洛阳,因为萧瑀的出现,杨英决定把这里当做义军的劳改之地,需要大军震慑。

        故而屈突通率领手下的左骁卫大军驻扎于此,既防止降兵哗变,又可对高鸡泊等附近的义军进行征讨练兵。

        如今已经是十月下旬,天气转冷。随着龙舟前行,杨英看向两岸,只见目力所能及处,皆是一片荒芜。

        按说哪怕过了秋收季节,也会有小麦种下,入目所见也应该有点点绿色才对,可如今却处处荒凉,让他忧心不已。

        ……

        洛阳城中,杨玄感在金銮殿上,愁眉不展。前线两位兄弟杨玄挺和杨万硕战败的消息已经传来了。

        为了能够斩杀杨广,他不止派出两位弟弟,更是命李密前后联络了其他九路反王,却最终功亏一篑。

        这还不是最闹心的,最让他心中不安的是,洛阳城外有两支大军已经给堵住大门了,想要弃城而逃都有所麻烦。

        这两路大军分别是卫玄和杨义臣所带领的。两人驻军之地距离洛阳最近,当接到杨玄感反叛的消息后,便立马出兵了。

        卫玄乃是听旨意勤王出兵的,可杨义臣就有所不同了。他原本复姓尉迟,因为忠心可嘉,又有大功,才被隋文帝赐姓杨。

        在那个时代,这是莫大的荣耀,杨义臣对大隋可谓是忠心耿耿,听闻杨玄感叛变,也不等候圣旨,便率军而来。

        只是东都洛阳乃是新建城池,城高池深,实在难以攻破。对于武阳郡十路反王截杀杨广之事,他们得到消息略晚,没能赶过去勤王,便一直围困洛阳。

        “如今杨广没能斩杀,又有两路大军围困洛阳城,那杨广必然随后便会赶至,不知诸位可有什么退敌之策?”

        杨玄感看着气氛有几分沉重的金銮殿,心中有些不是滋味。反叛大隋之心他早就有了,自己的父亲杨素之死与当今陛下脱不了干系。

        就连自己,也处处受到圣上猜忌排挤。从当年征伐吐谷浑时,他就打算杀死杨广,自立为帝。

        只是后来其叔父杨慎阻止,他才作罢。但那颗埋藏许久的复仇种子,已经萌生发芽,且越压抑越想要爆发。

        最初他同李子雄、李密、王仲伯、赵怀义等人密谋反叛的时候,还不打算这么早动手,却不想遇上了宇文化及。

        宇文化及有把握将樊子盖擒杀,洛阳城则唾手可得。在这般诱人的条件下,他才铤而走险,挑起了反抗大隋的大旗。

        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原本说好一同举事的宇文化及,竟然在第二日就悄然带着宇文述离去了。

        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接下来事情的发展,让他更加有些被动:皇宫内杨广的皇后、嫔妃和皇子皇孙也都被陈深那个叛徒给接走。

        于仲文在天牢绝食而亡,樊子盖受不得屈辱碰柱而死,现在甚至派出去截杀杨广的杨万硕、杨玄挺两位弟弟也俱都战死。

        这些不利的变化,已经影响到了杨玄感的心智和判断,他此时虽然拿下了洛阳,可却骑虎难下,心中忧虑。

        原本仗着父亲杨素留下的余威,以及宇文述家族在朝中的势力,一旦两人联手,有极大的把握将杨广退下皇帝的座位。

        可此时随着诸多不利消息的传开,他渐渐感觉到了许多大隋文武有些左右摇摆,更让他不安的是智囊李密一直没能回来。

        李密能谋善断,当日抢下洛阳城,发现宇文述中途撤了梯子的识海,便向其献上了两条计策。

        “主公,属下以为眼下有两计可用。其一,联合天下反王,半途截杀杨广,只要杨广被杀,天下定然大乱,短时间内,再也无人来顾及洛阳。

        宇文述虽然离开,可终究逃离天牢,形同造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9:https://www.xsbiquge.com/111_111330/299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