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这才是真正的大老板啊……

       第68章  这才是真正的大老板啊……   
       “了不起!”

   

       马书记愣了一阵,才竖起大拇指。

   

       “陈总真是年轻有为啊……应该是家教渊源吧?”

   

       这是变着法子打听陈予权的出身。

   

       马德山最大的靠山就是刘明友,不过刘明友年纪大了,最多再有几年就得退二线。

如果这个陈予权真是个“二代”,那搭上他的线可就稳了。

   

       陈予权笑了笑,岔开话题,问道:“马书记,有个问题想要请教,我们城头乡,高粱玉米的产量大不大?”

   

       马书记一怔,诧异地说道:“玉米还行,每年都种不少。

高粱的话,不多。

这玩意不是主粮,我们南方很少有人大规模种植。”

   

       “陈总,怎么问起这个来了,你要做粮食贸易?”

   

       陈予权笑道:“差不多吧,我们想搞个酒厂。

高粱是酿酒的主要原料,玉米麦子也需要。

这些东西,东北那边才是主产区。

但现在铁路运力吃紧,车皮调度非常紧张。

如果能就地解决一部分,对大家都有好处。”

   

       “搞酒厂?”

   

       马书记再次大吃一惊。

   

       这家伙,年纪轻轻,口气是真大,在他嘴里,随便说出来都是大生意。

   

       “规模多大?”

   

       “年产八千吨以上。”

   

       “年产八千吨以上?”

   

       马书记倒吸一口凉气。

   

       他可不是草包,乡镇一级负责干部之中,算是很有能力的。

   

       “那至少得要好几万吨杂粮……”   

       南方主粮以稻米为主,几万吨稻米,对于偌大的青峰地区而言,不足为奇。

但高粱玉米麦子等杂粮,几万吨就差不多是天文数字了。

   

       这些杂粮,南方的粮库基本都是不怎么储存的,小麦会储存一些,其他很少。

   

       “我要是没记错的话,青峰酒厂的年产量,应该也就是两三千吨的样子吧?

谷酒为主。

年产八千吨的酒厂,规模很大了。”

   

       陈予权就赞叹地说道:“马书记真是好干部,数据记得那么清楚。

青峰酒厂现在的年产量确实就是两千吨左右。

马总曹总他们的意思,其实就是要承包青峰酒厂,扩大产能,特别是高档烈性白酒的产量必须提上去。”

   

       “这个事,我们已经在运作了,很快就会有结果。”

   

       “可以的话,马书记不妨在乡里发动一下,让村民们多种些高粱玉米小麦,销路是不愁的。

酒厂最迟明年就要扩大产能。”

   

       马书记顿时就很兴奋,连连点头。

   

       “好好,这是好事这是好事……哎呀,陈总啊,你们可真是大老板啊。

我们青峰地区,支柱产业一直都是煤炭和有色金属,可是这种资源型的经济产业,很难持续发展。

资源总有耗尽的一天,到时候又该怎么办呢?”

   

       陈予权不由得对他刮目相看。

   

       毫无疑问,马书记这番话有附和他的成分在内,但现阶段,就能看到资源型经济产业隐患的干部,还真不多。

   

       “马书记高瞻远瞩,看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

   

       陈予权由衷赞叹。

   

       马书记连连摆手,表示谦虚。

   

       “资源型经济的最大隐患,就是迟早有一天,资源会枯竭。

与其到那时候才开始考虑经济转型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9:http://www.xszww2.com/110_110438/294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