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事态开始失控

       第38章  事态开始失控   
       时间尚未过去一天,事情就开始有失控的苗头。

   

       他们找不到足够的人手去排队。

   

       因为他们这次收集的身份证实在太多了。

   

       加上他们这一行,就没一个真正对江口熟悉的,远在青峰地区的那张庞大关系网,此时完全失灵。

   

       将所有跟班马仔都派出去“招募”民工,收效甚微。

   

       那些文化程度不高的家伙,第一次来“大城市”,自己能够不迷路,就已经烧高香了。

如果不是有杨文广领路,估摸着先就要走丢好几个。

   

       半天下来,找到的民工还不到两百个。

   

       这还只是签了“意向合同”,包工头收了订金,但八月六号那天,民工们是不是能按时赶到销售网点门口排队,谁都不敢百分之百确定。

   

       老赵老马等人打电话回家紧急召集人手,进展也不顺利。

   

       老赵那边,能落实下去的,也就两百人左右,老马老曹更不堪,只落实了不到一百人。

他们毕竟是搞贸易为主的,平时也用不到太多的人手。

   

       倒是覃海燕展现出一定的“统御能力”,一口气召集到了一百多人。

   

       不愧是青峰市地下世界的“大姐头”。

   

       把人在老家集合起来,给他们买火车票,统一安排好带到江口,也是个很大的工程。

   

       九二年,绿皮火车运力严重滞后,尤其是南下岭南省的各趟列车,从来都是超载,就没有不满员的时候。

   

       很多时候,火车票压根就买不到,只能先想办法混进车站,然后硬挤上车。

   

       在这个过程中,掉队一部分是大概率事件。

   

       纵算这些人全都能在八月六号上午按时赶到,也就七百人左右,连所需人手的一半都不够。

   

       虽然经过“缜密计算”,七百人如果全部买到抽签表,他们这一趟依旧能够赚不少钱。

然而会大大低于预期。

   

       对于做生意的人来说,这简直不能忍。

   

       眼看着只差最后一步,就能利润最大化,结果就差那么一点点,这谁能心甘?

   

       尤其令人郁闷的是,提前四天,就已经发现有少量市民在各个销售网点前排队了,尽管人数不多,却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

   

       这种气氛是很容易“传染”的。

一旦提前引爆排队热潮,恐怕他们千辛万苦从青峰老家调集过来的几百人,排上三天队,连根毛都捞不着。

   

       那就真的亏大发了。

   

       所以老板们的心情迅速开始变得烦躁不安。

   

       偏偏这个时候,始作俑者的陈予权,居然不见人影了。

   

       陈予权去哪里了呢?

   

       当然是去找肖芒了。

   

       如果他把自己的计划告诉其他人,一准被会当成疯子。

   

       但事实上,一开始的时候,陈予权的计划还是比较顺利的,根据脑海里的记忆,他真的在江口东区某职能局的找到了肖芒。

   

       江口到底不愧是领先天下潮流的经济特区,官府机关的开放程度,远远超过内地很多年,每个工作人员居然都有照片,照片下写着名字职务和负责事项,就挂在局里的公共区域,任人查看。

   

       恍惚之间,陈予权以为自己回到了二十一世纪。

   

       只看了一眼,陈予权就百分之百确定,公示栏里那个肖芒,就是自己要找的人。

   

       二十几年后,这家伙的长相也没太大的变化。

   
<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9:http://www.xszww2.com/110_110438/178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