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另一边,机房内。
“这也太慢了……”
看着系统的进度条正以比乌龟还慢的速度温吞吞的从91%往91.5%爬,沈野长长地叹了口气,从旁边抓起一个之前其他工作人员送进来的面包啃了起来。
没错,沈野确实在给眼前这台超级计算机机组安装新的系统,不过这速度,却远远超出了沈野的预料---他原以为最迟半天一天的也就装好了。
结果用了足足五天多,才让进度条爬到91%!
并不是因为系统没效率。
沈野的【基建之神】系统,完全解锁后是按照科技领域为模块来划分的。
每一个科技领域下,都另外分为几个或数十个小模块。
比如沈野现在使用的,就是【计算机科学领域】下属的子模块【神级编程模块】。
【神级编程模块】能够根据沈野的要求,编写出最为合适的系统或程序,只要导入到计算机中就可以。
可问题也就出现在这。
由神级编程模块编写出的系统无疑是效率最高、计算速度最快的,但是面前的‘炎凰一号’超级计算机组,却没有达到系统的要求。
换句话说,就是带不动。
其实这也不能全怪‘炎凰一号’。
如果沈野想的话,完全可以利用系统搞一份性能超越‘炎凰一号’数千倍的超算图纸出来。
但问题是以目前**的实力,造不出来所需的高精尖精密元件啊!?
‘炎凰一号’已经是沈野在参考了当前水平调整过后,以目前**实力所能造出的最顶级水平的超算了。
可饶是这样,还是没能让带得动沈野之前编写的系统。
没办法,沈野只能坐在机房亲自连接‘炎凰一号’,让系统以‘炎凰一号’的硬件水平为基准将之前做好的系统重新编写一遍,再导入进去。
所以,才多花了这么多时间。
不过,等待的时间并没有被白白浪费。
在为‘炎凰一号’装载‘**之光’系统的同时,为了节约时间,沈野也同时用基建之神系统来测试‘炎凰一号’的计算速度。
测试的结果大大出乎沈野的预料。
‘炎凰一号’是沈野参考了原本应该在1999年被研发出来的‘曙光-2000‖’超级计算机制造出来的。
按理说,这二者的性能,也应该是相差不多的。
然而测试的结果显示,‘炎凰一号’的运行速度已经达到了每秒2000亿次,远超‘曙光-2000’每秒1117亿次的运行速度!
如果与目前**正在使用的‘银河一号’超级计算机作比较,‘炎凰一号’的运行速度,比‘银河一号’,要快了足足2000倍!!
这是何等可怖的数字?
这个结果,连沈野自己都没想到,真可以算是意外之喜了!
最后的9%进度比起之前已经快了很多,但饶是这样,也还是花去了好几个小时的功夫。
等系统进度条走到【100%】,已经是深夜十二点多了。
这个时间,大家应该都下班睡了吧……
沈野站起身伸了个懒腰,直了直已经变得僵硬酸痛的后背,活动了一下颈椎,准备回他的小实验室睡一觉休息一下,明天再告诉郑良平这个好消息。
算盘打得好好的,然而一推开门,沈野就看到两排人一人一个小板凳,正齐刷刷的坐在机房的门口。
见沈野出来,大家全都嗖的一声站了起来,倒吓了沈野一跳。
其中不少沈野都认识,是从计算机技术研究所调来的、帮他组装调试机组的工作人员。
坐在正中的三位长者里,一位是沈野熟的不能再熟的院长郑良平,可另外两个,他就不认识了。
“郑院长,这两位……?还有你们这是干什么呢?”
沈野嘴角抽了抽,看着郑良平问道。
“哦,这两位你还没见过。这是陈国元委员和秦建义委员,他们两个也都是我们华科院的学部委员,专攻计算机科学领域。
之前他们一直在国外参加一个项目,今天才刚刚回国。”
郑良平介绍道。
郑良平的话音才落,二人便冲上前去,一左一右的紧紧攥住了沈野的胳膊。
“沈野同志,能不能让我们看一下已经组装完毕‘炎凰一号’超算?还有能不能请你详细和我们说说‘华夏之光’系统?”
两位委员也顾不上别的,几乎是异口同声般的开口问道。
“可以是可以,我刚刚已经把系统调试好了,随时可以开始性能测试,但是今天是不是有点晚了?”
沈野有些迟疑。
面前的这两位委员看上去都已是花甲之年,加上刚刚回国,一路上旅途劳顿,直接劳烦他们连夜进行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