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承认严冬的“寻人启事3.0版”确实具有可操作性,因为严冬出身于投资公司,资本的天然能力就是算账、组织资源,做事情比天马行空、梦想泛滥的空想家王金水强多了。
这个3.0版项目方案,让王金水好几天睡不着觉。
王金水之前从迷信界听说过,人死后的灵魂有可能是分散开来,与其他灵魂聚合,投胎这个事不一定是一对一,也可能是一对多,也就是说他的来世不一定是某个人,有可能是一群人。怪不得佛祖说人人都有真如佛性呢,原来,人人都是“我”。
所以,他暗暗佩服严冬的广撒网的大数据模式,犹如天界的天女散花那样美丽。
3.0项目还有个亮点就是让报名应征者花钱买养老用品,为自己争取奖金,这个符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里德曼”的花钱-挣钱矩阵,据说人有四种做事的方式:
A:花自己的钱(代价)为自己挣钱。
B:花自己的钱为别人挣钱,自己白忙活。
C:花别人的钱,为自己挣钱。
D:花别人的钱,为别人挣钱。
严冬的3.0版本覆盖了所有这四种情况。
也就是说,有的儿子是花自己的钱,照顾父亲,是为了给自己赢得大奖,父亲纯粹是助演,这种属于A模式;有的儿子是花自己的钱,纯粹为了父亲开心,并不是为了自己获得奖金,这是B模式;有的儿子是花父亲的钱,为自己赢得奖金,一本万利,这是C模式;有的儿子是花父亲的钱,为父亲挣钱,便于后续颐养天年,这是D模式;
真是山外有山、细思极恐,严总真是个人才!请大咖来讲课,真不是白听的。
如果真的按3.0的规划做下去,王金水其实只需要做两件事,第一是自杀,第二是自杀前留下视频,给后世的自己看。
别的都好说,问题是相隔60年,自己的视频记录还能否顺利保存?可能普通人都以为,信息资料的电子化是未来的趋势,全世界都在推广无纸化办公,很多人都是能看电子书,绝对不会看纸质书,仿佛纸质书代表着落后生产力,需要被淘汰。
管过档案的人都知道,纸质资料的保存必须避免空气的酸性环境,随着地球环境的日益恶化,酸雨将无处不在,含有酸性的潮湿空气无处不在,除非把一本书放进真空盒子里,否则难以保存30年以上。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电子媒介比纸质媒介更怕酸性环境,硬盘如果不通电,只能保存三五年,机械硬盘保持时间最长,也不过是20年。
幸好王金水是学计算机的,他自然明白这个道理,录视频的数据保存在云上或者硬盘上都有很大的丢失风险,毕竟要历经60年的时间呢,他打死都不相信那些互联网公司未来十年是否还存在。他决定把想说的话写到纸上,写成一本具有回忆录性质的书,让严冬保存好,争取让自己的心声飘过60年。
这本书的名字叫“我生前的创业项目”,为了说清楚自己人生的种种曲折,他打算写20万字。
严冬说,你尽快写吧,然后交给我的一个出版社的朋友,看看能不能在公开市场上销售,搞不好还能还能分得版税收入。
王金水一脸鄙夷,商场浸淫的严冬已经钻进钱眼里去了。他回复:先写出来再说吧。
万事开头难,王金水憋了三天,才写出全书的第一句话,放在首页。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王金水在写完1万字以后的才意识到,这是个不可完成的任务。因为,他开始累了,要打退堂鼓了。心里面两个小人在打架,一个说,有必要写那么多吗,不如改为写2万字吧,一个说,你自己定的目标这么容易就放弃吗?
严冬这辈子最怕的就是坚持。他真的坐不住,不是不想坚持。
曾记得大学时——
体育课上,他最怕长跑测试,跑不了两圈,保证就象泄了气的皮球。
需要耐心的金工实习,需要十几道工序认真打磨的小锤子,他都做的一塌糊涂、歪歪扭扭。
他唯一觉得自豪的就是大学坚持了2年学习,考上了研究生,但是那不是他自己的功劳,或者说有一半功劳是当时女朋友担任“监督员”的结果。
女朋友吸引他每天准时来教室上自习,当王金水坐不住的时候,女朋友会逼着他学习到十一点才允许回寝室。日积月累,造就了王金水扎实的基本功。
所以他当时写情书有一句经典的话:心安处,才是家。我早已把你座位的旁边,当做我的家乡。
自从王金水吃了“专注药”之后,大脑里就会出现监督员角色,准确的说他自己成为了可以控制自己的监督员。他恍然大悟,当时的女朋友就是起到了“专注药”的作用。
他进而回忆自己中学时的英语老师,也是起到了专注药的作用。
这些生命中出现的“药神”,就是他的贵人,因为贵人的磁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