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夜幕下的蔷薇花——自杀还..

白天明是百合科学院最年轻的科学家,三年前,他主持的高科技产品“蔷薇花1号”开始研制。蔷薇花1号是领先时代的尖端技术,一旦问世,将对世界军事产生重大影响。然而,就在研制工作接近尾声时,白教授却在自己的实验室自杀了。

天南市警署接到报案,认为这不是简单的刑事案件,立即向国家安全局进行了通报。天南市国家安全局迅速成立了以侦缉处长慕容杉为首的专案小组赶赴事发现场。

慕容衫三十多岁,出任侦缉处长以来,破获了几起大案要案,上级授予他“鹰眼侦探”的荣誉称号。他带着三个助手,一个叫冯小宁,一个叫吴大刚,两个年轻人刚从公安大学毕业,把慕容杉称呼老师。慕容杉还带着一只猴,名叫“跳跳”,是慕容杉的得力助手。

案发现场笼罩着恐怖的气氛,慕容杉让吴大刚守住门不放任何人进来,他和冯小宁进到白教授实验室,一边拍摄现场,一边搜取遗留的残存物。跳跳这时候很自觉,跑前跑后地观察每一个可疑地方。

郁郁葱葱的林翁草莽和丰姿妖艳的蔷薇花遮掩着一座风格独异的小阁楼,这就是百合科学院的研究中心。白天明实验室在小阁楼的第三层,面积有二百多平米大,办公桌是临近窗户的一张大老板桌,这样安排不知是为了工作方便还是冬天里能够获得更多的阳光。白天明临死时坐南向北,背对窗户,脑袋上有三处弹洞,一处在右边的太阳穴上,一处在脑后正中,一处在前额。白天明中弹后上身伏爬桌面,脑袋朝左侧耷拉下去,右手握着一把“五四式”手枪……

冯小宁看过现场,疑惑不解地说:“老师,白教授为什么要自杀?”慕容杉正在窥觑那把手枪,听冯小宁这么说,把枪从白天明手中摘下来道:“你认为白教授是自杀吗?”冯小宁一愣:“如果不是自杀,握在手中的枪作何解释!”

慕容杉说:“如果有人杀了他把枪按在手中呢?”冯小宁道:“这不可能,门口有武警站岗,谁吃了豹子胆敢闯进实验室杀人?”

慕容杉将手枪用纸包起来放进公文包,郑重其事地说:“侦察员要有清醒的头脑,不能被一时的假象蒙住眼睛。国外有个代号樱花的间谍组织已经潜入国内,如果白教授之死与樱花间谍有关,问题就不那么简单!”冯小宁一怔:“这么说樱花间谍杀了白教授?”慕容杉凝重地扫视了一眼现场:“是不是樱花间谍干的,要用证据证明,我们必须对现场进行认真清查,一根头发丝也不放过……”

冯小宁打起精神,认真查看室内的每个角落,慕容杉则把脑袋贴在地面,查看现场有没有留下来的足痕。突然,一股强烈的汽油味扑入他的鼻腔,慕容杉一惊,冯小宁却在北边的墙角处叫喊起来:“老师,这里有粒弹头!”

慕容杉三步两步赶到冯小宁跟前,见弹头丢在西北墙角的地毯上,立即拣在手中细细观看:“一粒手枪子弹?”他皱了皱眉,对冯小宁说:“去北边的墙壁上看看有没有弹痕!”

冯小宁佝偻着身子在墙壁上观察半天,突然叫了一声:“老师,墙上果然有弹洞!”慕容杉紧走过去细看几眼,拍个响掌道:“这就对啦,与我判断的完全吻合!”他走到白天明的尸体跟前,用手指着脑后的弹洞说:“脑后这个洞是入弹口,而前额的那个洞是出弹口。这说明,子弹是从脑后远距离射入的,穿过前额,然后碰在墙壁上砸扁,才跌落地毯上的。可现场发现的是手枪子弹呀,手枪怎能远距离射击,还有这么大的威力?”慕容杉对自己的推理提出疑问。冯小宁插了一句:“倘若用气枪装上手枪子弹呢?”

“说得对!”慕容杉叫道:“国外暗杀者常常采用这种伎俩迷惑警察,一定是特制气枪装了手枪子弹才有这样的效果!”慕容杉无比兴奋地说:“可以肯定,白教授不是自杀而是他杀,死亡时间在临晨五点钟左右。凶手向白教授开了两枪,脑后那一枪是远距离射击;而右太阳穴中的那一枪是有人用手枪顶住他的颅脑近距离射中的。现在还难以判断是一人作案还是两个人联手作案,但从现场的情状看,目的都是冲蔷薇花1号来的!”

冯小宁一愣:“这么说樱花间谍为了蔷薇花1号才枪杀了白教授?”慕容杉道:“有这种可能,若是两人联手作案,定是一人在室外射杀了白教授,另一个进到室内抢劫蔷薇花1号研究资料,见白教授没死,才补了一枪,然后把枪按在白教授手中做了个自杀的假象。”

冯小宁兴奋地说:“老师,我们遇上大案哪?”慕容杉怅然若失地说:“蔷薇花1号是国家绝密技术,倘若被盗,就是重案。但实验室没有留下凶手任何痕迹,蔷薇花1号也不知去向,是否失窃,都不清楚。我们必须找到凶手作案的第一现场,看看能不能找到线索……”说着,推开向南的那面窗户朝外看去,只见一片竹林闪现眼前,不禁打个机灵:“马上去竹林查看!”

慕容杉和冯小宁把实验室的大门拉上正要走下楼去,百合科学院副院长司马贝轶带着保卫处几个人赶过来。司马贝轶是白天明自杀现场的第一目击人,今天早晨他来白天明实验室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9:http://b.faloo.com/270063_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