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赵云

可是,双拳难敌四手,猛虎架不住群狼,更何况这些下人并非完整意义上练武之人,加之对方人多势众,十几个人对付六七个下人还是绰绰有余。

不到片刻,六个下人中三个重伤倒地,另外三个也挂了花。看到这一切刘恒那叫一个急啊!难道天命如此......

当下人们被彻底制服之后,劫匪首领一步一步向刘恒走来,毕竟在不知道刘恒虚实的情况下他是不敢冒然攻击的。

看到匪首靠近,刘恒反而心下清平,回想起跟王伙夫学过的几招拳脚,身随意转,一跃而起,反向那个匪首急速冲去,爆喝道:“看拳!”

劫匪首领冷笑一声,猛然将刀举起,准备来个力劈华山。

刘恒却是毫无所惧,仍旧挺身向前,同时右手执匕首准备乘机偷袭......

突然,一个洪亮的声音传来:“好汉子!有种!”

话音未落,利箭迫空骤至!

刘恒面前的匪首已然脖子中箭,仰面摔倒,血液像喷泉一样汩汩而出。他死也不明白这箭怎么这么厉害!

刘恒也被这一箭吓的险些蹲坐于地,寻声望去,只见一白衣少年,跨下一匹枣红马,手握龙胆亮银枪,已经突入群贼之中。

只见他手中银枪戳、挑、缠、劈犹如龙腾大海,又或九天飞龙!

转瞬间,那十几个贼人非死即伤,个个哀号着在地上打滚。

看到这个少年如此武艺和胆略,刘恒脑海中立刻闪出了四个字:常山赵云!

来不及多想,刘恒先把受伤的下人扶上车,并且与那三个受轻伤的下人合作迅速的将还在地上痛哭的匪徒捆绑结实。

在一切都处理完后,刘恒来到这白衣少年面前,双手抱拳,说道:“多谢壮士相救,在下感激不尽。看到壮士如此身手,使在下想起了一个人,不知他与壮士有没有什么关系?”

白衣少年面色一愣,旋即谦虚道:“不知那个人是谁?如果在常山地界,也许在下也能知晓。”

“常山——赵云!”

白衣少年闻听此言面露惊诧之色,显然未料到眼前这人会知道赵云,先是一愣,而后答道:“嗯?在下正是常山赵云。却与阁下素为谋面,不知阁下是由哪里得知?云未曾出过这常山地界。”

在得到赵云的确认后,刘恒心中兴奋和激动一起涌了上,“没想到这个人真的是赵云!”

心里的激动却又不能显露在脸上,只得再次将师傅推出来搪塞,说道:“这个吗,乃是听自家师之口,他曾经数次提起常山赵云,夸赞他忠肝义胆,武艺超群,胆识谋略更非寻常人可比,如遇明主必将成为将领之楷模!”

边说边打量这个真正的常山赵云。这赵云身长六尺(现在他才14岁),姿颜雄伟,洒脱之气弥漫眉间,有着古之良将之风,不愧是众人崇拜的对象。

听到刘恒说完,赵云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抱拳道:“尊师抬爱,云愧不敢当。”

“吾师所言,句句属实;我今一见,便觉这一次贼人遇的不冤。”刘恒客气道。

赵云微微笑到,看着这个和自己差不多一般高的刘恒,只见他年纪虽轻,谈吐阅历却远超常人,双眼明亮有神,笑容真诚。

而其衣着品味绝非一般商人可比,倒像是世家大族的公子,赵云心中不免惊诧,说道:“云与阁下今日一见,总觉似曾相识。阁下衣饰并非寻常商人,而年纪如此之轻,令云想起一人来?”

刘恒奇道:“嗯?何人?”

赵云从怀中拿出一本整洁的新书放于刘恒面前,“便是刊印这本《战国策》的阳乐刘恒!”

刘恒拿过《战国策》看它后封上的印刷日期:“正是,这本书是在下于蓟城新设印刷作坊印制的,想不到赵兄是一个爱书之人。”

赵云目露一丝惊讶,说道:“此书乃是前几日家兄赴蓟城办事时顺带买回来的,云喜爱异常。平时云酷爱读书,怎奈书本多为手抄,字迹模糊难于辨认。

自看到这本《战国策》,云不得不感叹世间神奇,字迹工整、清晰,可见刘兄定是找到书写高手……”

刘恒将书还给赵云笑道:“此书并非人工手抄,而是用在下发明的印刷之术印制,否则何须再后封上注明‘印刷日期’呢?”

赵云看着书上字迹自语道:“印刷之术,神奇!怪不得字迹工整如此。哈哈,云寡闻了。”

刘恒哈哈一笑,拿起树枝在地上画了一幅图,跟着小声给赵云讲解了活字印刷的基本原理,听得赵云目瞪口呆,不住夸奖:“妙!妙!”

最后赵云感叹道:“刘兄如此大才应当经察举做官,经商实在是……”

刘恒摇头反问道:“与此书一同刊印的尚有《诗经》、《论语》等儒家经典,为何赵兄独爱此本?”

赵云细抚封面上的‘战国策’三字说道:“云自幼喜爱兵书战策,家父曾对云说:‘男儿,当于战场建功立业!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9:http://b.faloo.com/631834_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