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胡亥走后,赵高又陷入了思索之中。
方才他其实并没有完全对胡亥说实话。
对于明日朝会上书请立胡亥为太子,赵高并没有指望能够一举成功,更多反而是一次试水。
他最主要的目的其实是想看一看,在背后支持赢无忌的势力会不会暴露出来。
弄不清楚赢无忌的底细,赵高总觉得心里不踏实。
……
就在胡亥与赵高交谈的同一时间。
扶苏也正在上卿蒙毅的府中,向蒙毅讲述中秋家宴时发生的事。
蒙毅听完之后,同样十分惊诧。
原本在蒙家的判断之中,只有胡亥才是扶苏唯一的竞争对手,余者皆不足为惧。
而胡亥此人,虽然修为领先众皇子,但性格缺陷极大,为人太过于残暴,不为人所喜。
所以,虽然扶苏修为远不如胡亥,但在蒙家的奔走游说之下,朝中文武百官支持扶苏的人反而站大多数。
然而万万没想到,现在突然冒出来一个九公子赢无忌。
不但展现出了震古烁今的修行斗战天赋,而且从他针对扶苏的手法上看,头脑也很不简单。
对于这个突然冒出来的竞争对手,蒙毅一时之间也有点摸不清他的门路。
蒙毅想了一会,也做出了与赵高相同的决定。
联络支持扶苏的文武群臣,明日朝会之时,上书请立扶苏为太子。
……
翌日。
大秦帝国皇宫议事大殿。
文武百官齐聚一堂,就大秦的诸多国事进行商谈,并一一恭请秦始皇圣裁。
就在刚讨论完北方边塞匈奴异动的事情之后,丞相李斯突然出列说道:
“陛下,臣以为,我大秦是时候立太子了。”
见李斯已经提起了这件事,赵高赶紧开口道:
“丞相所言极是,大秦确实到了立太子的时候了。臣以为,十八公子胡亥,修为过人,且清缴六国余孽有功,是最适合的大秦太子人选。”
说完,赵高朝自己势力一方的大臣暗中使了一个眼神。
随后,这些大臣也纷纷附和道:
“臣非常赞同赵高大人所言,十八公子英明神武,正是大秦太子的不二人选。”
“没错,十八公子为国立功无数,臣也认为十八公子应该成为大秦太子。”
“就是,修真世界,实力第一,其他公子各个修为平庸,怎能成为我大秦太子?”
“……”
“哼!”
蒙毅听了赵高的发言之后,暗自冷哼一声,然后出列大声说道:
“陛下,十八公子虽修为尚可,但也说不上多惊世骇俗,中人之姿罢了。”
“况且,有陛下在,我大秦目前不需要太子有多高的修为,更重要的是要有足够的智慧应对诸多挑战。”
“大公子扶苏,素有才名,深得群臣认同,并在北方边塞经过了数年历练,臣以为是更合适的人选。”
随后,支持扶苏的大臣也纷纷出声赞同。
“蒙大人所言极是,十八公子虽修为略高一筹,但其他方面差大公子甚远,还是大公子更适合成为大秦太子。”
“臣也是这么认为的,大公子镇守北方边塞数年,功劳巨大,正该成为大秦太子。”
“臣也赞同蒙大人的意见,相比较于十八公子,大公子更适合成为大秦太子。”
“……”
随后,两方势力围绕太子人选展开了一番激烈的唇枪舌战。
胡亥一方就咬死扶苏修为不足不能服众这一点,而扶苏一方就主攻胡亥品行欠佳、头脑不够灵活等方面。
在这两方势力的争吵中,偶尔也有提出其他皇子人选的,不过势力太过弱小,根本不足以与此两方相争,很快便无声无息了。
而作为话题的发起者,丞相李斯在一旁只是冷眼旁观,不发一言,仿佛这个话题不是由他挑起一样。
眼看双方的争吵越来越激烈。
“哼!”
“都给朕住口!”
秦始皇冷哼一声。
声音听起来不大,然而文武百官却感觉耳旁仿佛响起了一声炸雷。
于是,群臣赶紧停止了争吵,看向了高坐于皇位之上的秦始皇。
见得群臣已经安静,秦始皇方才慢条斯理地说道:
“朕也觉得该立太子了。”
“传朕旨意。”
“九公子赢无忌,修行天资过人,且聪颖无双,即日起,立为大秦太子!”
“另,自诏书发布之日起,朕便要闭关修行,一切国事皆由太子处理。”
轰!
宛如平地惊雷!
听完秦始皇的旨意,殿内群臣直接懵了。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