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都想着看笑话?

    “郎君,这几天,因为秦家大量购买粮食,西市的粮食价格都上涨了一成,不少商家在针对秦家的大批量购买粮食的行为,不仅没有给予价格优惠,反而要求涨价。

    估计秦协道要气坏了。”

    王氏茶叶铺子里头,王忠琪跟在过来视察情况的王坤后面,汇报着自己听到的一些好消息。

    因为秦家旗下的《大唐报》支持曹氏茶叶铺子,导致王氏茶叶铺子的生意变得差了不少。

    所以太原王氏跟秦家的矛盾,算是结下了。

    “修建一座新的宫殿,这种事情,历朝历代都是需要举国之力才能完成的。你看始皇帝的上林苑或者阿房宫,汉朝的未央宫,前朝修建的大兴宫,有哪个不是当时的天子全力以赴推进之下才完成的?

    如今秦协道想要凭借一己之力就要修建一座宫殿,实在是异想天开。

    现在让他尝试一点苦头,也是应该的。”

    果然,王坤听了王忠琪的话之后,脸上多了几分笑容。

    自家的日子不大好过,但是要是能够有人比自己更加不好过的话,日子似乎又变得好过了。

    人的心思,就是这么的奇怪。

    “确实如此!哪怕是秦协道通过转让水泥技术获得了五万多贯钱,在修建宫殿面前,也是杯水车薪。

    难不成他还能每天都搞出一种类似水泥这样的东西来收取技术转让费吗?”

    王忠琪有点幸灾乐祸的样子。

    “我听书将作监如今在帮助秦家修建水泥作坊、青砖作坊、琉璃瓦作坊、炼铁作坊和瓷器作坊等各种作坊,估计等到这些作坊修建完成之后,那几万贯钱就已经不剩下多少了呢。”

    “嘿嘿,到时候秦家要是愿意转让白云边的制作技术和白糖的制作技术,估计到时能够再弄回来个几万贯,甚至是十几万贯钱。

    就是不知道到时候秦协道舍得不舍得呢。”

    王忠琪显然是对秦家几个挣钱的生意眼馋了很久。

    独门生意是最挣钱的,这个情况王忠琪自然比谁都知道。

    “先看看吧,指不定还真有这么一天呢。”

    ……

    “孔掌柜,那三联书屋挣的钱,估计全部都赔进那些流民的嘴里了,实在是大快人心啊。”

    曲阜书铺里面,孔文明一脸幸灾乐祸的来到孔志强面前。

    这几天西市粮食价格的异常波动,大家都看到了。

    往年的时候,每年三四月份的粮食价格往往也是比较高的,但是绝对不会像是今年这样夸张。

    “哼,那秦大郎那么托大,居然把城外的所有流民都给安置到了各个作坊或者是大唐建工旗下,并且干活还管饱饭,我听说好几个人还因为吃的太撑,差点给撑死了呢。”

    孔文明都能打听到的消息,孔志强自然也是知道的。

    这段时间,新宫殿的修建,几乎是长安城最热门的消息。

    本来,朝廷突然要修建宫殿,往往都是会招来非常大的非议,各路御史纷纷上场刷名望,骂人。

    但是这一次的情况有点不一样。

    朝廷除了出了十万亩土地,大部分都还是荒地,其他是真的一文钱都没有出。

    这么一来,御史台就算是想要弹劾,都有点不好弹劾了。

    总不成弹劾秦协道主动为国分忧,为了解决长安城外的流民问题,专门主动提出了修建宫殿的方案?

    御史虽然不要脸面,但是基本上的道理还是要讲的。

    “我很好奇那个秦大郎最终会怎么解决。不少流民自从进入作坊之后,纷纷呼朋引伴的,吸引了更多的流民到来。

    估计不用半个月时间,秦协道就至少需要消化吸收掉几万流民,否者长安城外的情况又会继续恶化下去。

    他这绝对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啊。”

    孔文明觉得这个问题几乎是无解的。

    大唐还有无数吃不饱肚子的百姓。

    要是只要去到秦协道的作坊就能吃饭管饱,那么许多不是流民的人,都会主动的变成流民。

    “你说的也有点道理,不过如今已经春耕了,除了那种知道自己熬不下去的人家,其他的应该不会再当流民。

    毕竟一旦成为流民,生活就再也没有保障。万一到时候秦协道不要人了,那些流民就真的要活不下去了。”

    将心比心,孔志强觉得哪怕自己是一个农夫,只要还有一口饭吃,就不会舍得现在的家业去当流民。

    这年头的流民,可不是后世那种农民工。<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9:http://www.xszww2.com/107_107898/553323.html